全市招商引资情况汇报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全年新签约项目122个、总投资297.5亿元,其中超5亿元项目10个,超10亿元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91个、总投资182.4亿元,其中超5亿元项目7个,超10亿元项目2个。全市实现招商固投217亿元,同比增长5.8%;实际利用省外内资208亿元,同比增长11.2%;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在芜湖市2020年度招商引资考核中,位列同类载体单位考核第2名。
一是产业培育初显成效。楚江铜导体产业园、中广核辐照中心、博洛克供应链等18个电线电缆产业及配套项目分别签约、投产。上海东隆高端家纺项目顺利落户,波司登工业园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新引进知味轩、丹辉食品等12个健康食品产业项目,三只松鼠产业联合体项目即将建成。森泓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呈现“龙头带动、结构优化、规模提升”三大特点。
二是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整合招商资源,成立10个产业招商中心,设立5个驻外联络处,选优配强20个镇、经开区招商力量,按照“五定”原则开展招商。进一步完善项目预审、项目调度、项目服务、政策保障、考核评估等机制,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市领导牵头推进制,实行招商引资周碰头、月调度、年考核,坚持招商项目双月一签约、一季度一开工,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招商攻势。
三是招商模式更加丰富。坚持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两手抓,大力推行“云”招商,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个项目。“后疫情”时期,大力开展外出招商,市投资促进中心组织各类外出招商活动76次,累计拜访企业142家;各载体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外出招商215次,累计拜访企业400多家。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项目签约等经贸活动并借会招商。
四是招引项目亮点频现。开发区持之以恒聚焦健康食品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产业规模已渐形成。姚沟镇参加年度考核项目中已有5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入库。无城镇围绕羽绒产业和“魅力黄汰”做足文章,成功落户波司登工业园、台湾新合捷蝴蝶兰产业基地等项目。严桥镇、开城镇、红庙镇现代农旅项目可圈可点,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试先行。赫店镇围绕盘活原鑫达动力等存量资产招商成效显著。
五是考核目标更加明确。突出项目导向,以新签约、新开工项目为抓手,按照材料初审、现场评估、项目述评、综合评分、集体研究等环节确定考核结果,确保考核项目化、项目考核化。
一是招商氛围仍需营造。受疫情、汛情、脱贫攻坚等因素影响,各单位招商引资氛围有所淡化,主要负责人投入招商引资精力有限。
二是项目质效仍需提升。“商找我”项目较多,头部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较少,部分单位存在“啃老本”等现象。
三是招大引强仍需攻坚。去年我市新引进超20亿元项目仅1个,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继续深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关键和缺失环节精准招商,全力招引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建立主导产业、产业链工作推进体系,由市领导牵头统筹推进,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名牵头市领导、一套推进专班、一份工作方案”的模式,协同推进产业链发展。力争今年每条产业链再引进或培育2-3家“链主”式企业。
二是力争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紧盯在谈的波司登无为产业综合体、尚纬新兴产业园、韵达产业园、东方基金生物产业园等重大产业类项目,将招大引强作为十四五招商“主旋律”。对于重大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切实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和决心。千方百计抢抓重大项目线亿元项目。
三是聚焦“双招双引”重点领域发力。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突出与大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独角兽、单打冠军企业对接,建立重点目标企业库,持续跟进投资动态。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招引更多前沿研发、平台项目、领军企业、孵化团队落户我市,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产业基金招商,构建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产业基金体系,力争在产业基金招商上有所突破。
四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一是加强与商协会、产业联盟对接。充分利用无为异地商会、行业协会、无为籍在外成功人士资源,探索建立合作招商平台。二是做好借会招商。充分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长三角区域特色产业活动平台,促进项目合作。三是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紧扣高层次人才需求导向,进名校访大所,着力推动“高精尖缺”人才来无创新创业。四是加强园区合作共建。出台政策意见,加强与长三角等地园区合作共建,实现跨区域园区合作。五是鼓励以商招商。鼓励本地企业“二次创业”,加强与落地龙头企业紧密联系,引导扩大有效投资、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等。六是鼓励盘活存量资产招商。探索存量资产依法处置模式,充分利用我市存量厂房、闲置土地等资源开展招商。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