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制造业和现代物流
您当前的位置 :芜湖新闻中心
中安在线 来源:大江晚报 作者:记者 汤荣汛 编辑:贾良月
发展制造业和现代物流是芜湖落实《若干意见》的“两个拳头”,记者从3月17日“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芜湖要“培育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并将“建设现代化物流枢纽”提升到与制造业发展同等位次。那么,芜湖下一步将如何挥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现代大物流”这两个拳头?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周浩主任作了具体介绍。
“芜湖打造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攥紧‘两个拳头’之一就是发展制造业。”周浩介绍,目前,芜湖市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大支柱产业,以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十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中之重。
2022年,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6%。《若干意见》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板块中明确芜湖要“培育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芜湖市将进一步聚焦优势细分领域‘提质’,按图索骥招商,招大引强。”周浩表示,芜湖将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乘用车、机器人及系统集成、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等优势领域,绘制产业图谱,招大引强。做优“链主企业”,做强做优奇瑞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长信科技、天马微电子等“链主企业”,打造产业链内部供应链和生态圈,巩固优势细分领域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芜湖市将加快形成公共研发平台、企业研发平台“双轮驱动”,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把企业确立为科技工作主要对象、支持企业成为创新决策主体、创新投入主体、人才引育主体、成果转化主体。为进一步加强产业生态体系“提档”,将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常态化、多形式开展“双招双引”,提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今年,芜湖将组织开展好多个值得期待的展会,包括SEMIChina国际半导体协会年度峰会、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等重大展会。增强产业投资能力,争取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等省级基金在芜湖设立子基金,发挥省、市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联动作用,精准对接融资需求。
“公铁水空”兼备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此次将“建设现代化物流枢纽”提升到与制造业发展同等位次,围绕“现代大物流”另一只“拳头”的打造,芜湖作为“公铁水空”兼备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将充分发挥区位通道优势,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内通外畅”的大物流体系,统筹推进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航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芜湖对外通道运输能力。重点聚焦以下方面加快推进。
在公路及过江通道方面,规划建设北沿江高速、杭合高速、泰山路长江大桥等项目,加快合芜宣、宁芜等高速主通道扩容改造,加强高速公路与沿线重要产业园区、重要国省道、城市道路等之间的衔接,提升高速大通道互联互通水平;强化与合肥、南京都市圈内城市联系,加快建设合肥至芜湖一级公路等;提升市域交通一体化水平,加快推进G205、G347、G236、G329等快速化项目建设。
在航空方面,推进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实施超级转运中心、跨境电商物流分拨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多式联运中心、货航运营基地等重点工程;加快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推进芜宣机场改扩建,持续加密芜湖至北京、广州、成都等重要区域航线班次,积极开通国际航线,完善航空货运通道。
在水运方面,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铁路干线开展集装箱江海、公铁水联运,加快朱家桥、宝特多式联运枢纽中心建设,培育干线大运量业务;推进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园一期码头、裕溪口大宗散货区扩建项目;打造朱家桥和裕溪口枢纽集疏运高效运行体系;推进芜马江海联运枢纽建设,巩固扩大江海一港通成果。
周浩还表示,制造业和现代大物流作为芜湖发展的“两个拳头”,芜湖市将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细分领域物流需求。围绕十大新兴产业25个优势细分领域物流需求,编制《芜湖市“枢纽+通道+网络”物流发展规划》,将物流枢纽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同时赋能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协同畅通,把芜湖打造成为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枢纽型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记者汤荣汛)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