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依托“花猪”升级为国家级产业园?
在全民都在关心猪肉什么时候降价的时候,全国四大生猪地方名种之一的“宁乡花猪”却是悄悄咪咪得让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了“国字号”。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但是宁乡产业园的猪倒是要积极得变“壮”,跟着地道农旅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湖南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为,大成桥镇、双凫铺镇、老粮仓镇、流沙河镇和宁乡市农业科技园。
该产业园按照“一心一带四区”的功能规划,围绕宁乡花猪和优质稻两大主导产业,铺排宁乡花猪品牌提升、宁乡花猪和粮食精深加工、农旅融合等七大类项目。
一心:即以青龙寨宁乡花猪特色文化产业园为核心产业要素集聚地;
一带:即S209省道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带;
四区:即宁乡花猪绿色生态养殖区、优质稻生产种植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工物流区。
在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针对宁乡花猪的科研工作覆盖保种、养殖、设备、饲料、兽药、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2017年实现科研经费投入6500万元,2018年达8200万元,增长28%。
投资2000余万元,完善建立“一区一场一心一站一库”(国家级宁乡花猪保护区、保种场、保护中心、种公猪站、冷冻基因保存库)“五个一”的宁乡花猪保种体系,并建成资源场1个,一级扩繁场3个。
至2019年11月,宁乡存栏原种宁乡花猪能繁母猪5507头、种公猪194头。宁乡花猪示范场采用全自动、全密封、零排放先进模式,打造湖南蕞好的养殖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科技兴农,宁乡花猪产业实现由传统“卖猪”向高效益“卖产品”转变。
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研发宁乡花猪等深加工产品49种。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该产业园今年可出栏宁乡花猪20万头,销售精深加工产品9000余吨,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产业总产值突破21亿元。
与此同时,通过广泛宣传,宁乡花猪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先后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长沙市十大农业品牌,获央视《味道》《中国影像方志》《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栏目推介。其品牌价值,由2017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9亿元。
3“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变
建设过程中,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发掘宁乡花猪深厚的特色文化,着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使宁乡花猪产业由“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变。
产业园建设的宁乡花猪文化展示展览馆,面积700平方米,分追根溯源、华贵族群、壮写华章、复兴之路等部分,对宁乡花猪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展示,让游客朋友可以了解宁乡花猪的前世今生。
采取主体农庄和绿色生态融合发展模式,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开发多样化、多功能的休闲农业产品,打造了湘都花猪跳水、流沙河花猪特色小镇、宁乡花猪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年接待乡村休闲、农耕文化、研学旅行等游客200多万人次。推动宁乡花猪特色产业发展,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产业扶贫转变,在乡村振兴、脱贫致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收到显著成效。
通过对该产业园的了解,地道农旅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1既要“产品输出”也要“文化输出”
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要将农产品做到极致,让科研工作涵盖全产业链,再从传统的“卖农产品”向高效益“卖产品”转变,首先是要挖掘农产品在食用、药用、观赏、美容等多方面的价值,进行跨界合作和加强研发,不断开发衍生产品,向“高效益”的“卖产品”输出。
另一方面是“文化输出”,通过挖掘该产业和农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并融入到硬件建设及观光、体验、文创等产品的开发中,进行农业产业文化的变现。
2既要“输血式”也要“造血式”扶贫
“输血式”则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注重引入资金、植入先进的管理、打造品牌和引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等,为乡村农业产业升级进行“输血”;再者将农业产业做兴旺的过程中,以村民增收为出点,既要“扶智”让村民转变农业生产的思维,也要完善利益联结模式,让村民能够在成为推动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和获益的一份子,在村民之中形成自我“造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