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科创资源空间分布及跨区域合作态势分析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科技创新呈现出从竞争走向竞合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新态势。长三角是国内经济蕞发达、科技创新要素蕞集中、区域协同合作起步蕞早的地区之一,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区,具有全域性创新的现实基础。芜湖市人口和面积占安徽省5%左右,但财政收入和GDP占安徽省10%以上,省部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及其增加值
何钰;;芜湖市科创资源空间分布及跨区域合作态势分析[J];安徽科技;2019年03期
李文星,蒋瑛;简论我国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1期
陈刚;;促进浙江大湾区现代科创中心建设[J];浙江经济;2019年05期
阙政;;3.0版内核,是形成城市群科创能的聚变[J];新民周刊;2019年11期
饶光明;;长江上游地区地方政府之间跨区域合作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3期
黄伟勇;;上海自贸区金改对科创中心建设的影响和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年07期
谢露露;;外资研发中心对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影响机理、问题和对策[J];上海经济;2017年04期
翟娜;;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举措与建议[J];南方论刊;2017年10期
;杭州市人民政府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的通知[J];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6年09期
蔡达峰;;建设“科创中心”的两大意义[J];海内与海外;2017年09期
李学杰;;跨区域合作共建创新示范园区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01期
檀园园;车丽萍;;浅析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下科创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年11期
葛丰;;科创板是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必要举措之一[J];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33期
吴志强;陆天赞;黄亮;;基于授权专利的上海科创空间分布特征[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8年
王梦珂;;新时代推动长三角建设世界级科创型城市群的研究探索[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8年
路明静;北京市顺义科创园区产城融合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游姝琪;闽、浙、赣三省毗邻区跨区域合作的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罗源引;环渤海经济圈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夏玮玮;芜湖市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驻嘉兴记者 张世新;行走沪嘉杭 解码科创“版”[N];杭州日报;2019年
本报记者 王岩;东北与东部开启跨区域合作双赢模式[N];中国改革报;2017年
新金融记者 刘跃;谋大数据发展 京津冀跨区域合作[N];新金融观察;2017年
绵阳市社科联课题组;把对口援建转化为跨区域合作的路径[N];四川日报;2012年
记者 付超;自治区生产力促进工作 实现跨区域合作[N];新疆科技报(汉);2011年
记者 曾立杨永芹;“西三角”应探索跨区域合作新路径[N];重庆日报;2009年
记者 裘建锋;沪嘉杭三城市率先亮出科创“家底”[N];嘉兴日报;2019年
本报记者 王若刚 通讯员 欧阳晨辉;新宜吉跨区域合作托起经济腾飞梦[N];新余日报;2018年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