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构筑科技创新之路激活发展新动能
过去的一年,芜湖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芜湖方阵”领跑全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省科技厅近日公布的安徽省2018年拟扶持的5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中,我市有7个团队名列其中,其中A类1000万的团队2个、B类600万的团队2个、C类300万的团队3个,总计将获资金支持达4100万元,居全省头部。
近年来我市围绕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工作。自2014年以来,全市共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44个,吸引了大量高端科技人才在芜集聚,一批团队项目获得市、县(区)两级资金扶持,协议投资入股资金10亿多元,23个项目列为省重点扶持团队,获得省扶持金额1.62亿元。
目前,招引团队项目成长迅速,已有5个进入挂牌上市重点后备企业,24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8家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其中,酷哇机器人、共生物流等多家优质企业由“小苗”生长为“大树”,进入业内“头部阵营”领跑。
据了解,在此次项目公示结束后,各团队将得到股权增资支持
近年来,芜湖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目前落户机器人企业120余家,2018年预计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3.7%,芜湖机器人产业领跑全国头部方阵。这是记者日前从2019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新春恳谈会上获悉的。
“2018年,我们公司产值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参与完成40多个自动化焊装生产线余台。”安徽瑞祥工业副总经理高小平在新春恳谈会上说。据悉,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至今,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在规模、业绩、团队与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已经跻身行业头部梯队。
2018年,芜湖加速培育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埃夫特公司在先后并购4家外资机器人企业后,在机器人喷涂、打磨、系统集成和控制器等方面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并荣获省中小企业“单打冠军”称号,企业全年完成机器人销售3100台,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5.4%。
行健智能焊接机器人在造船、钢结构等领域广泛应用,攻克了在造船行业组立焊接工序无成套智能装备的难题。奥一精机4款减速机已完成在埃夫特20公斤负载机器人上的应用。酷哇机器人完成1.35亿元资本融资,并已与海航、海底捞、宝龙地产等客户达成合作,发布全路况清扫、智能路径规划的无人驾驶扫地车及清扫机器人产品。
芜湖机器人产业园获2018年中国国际机器人“金手指”蕞具影响力机器人产业园奖,园区连续承办2018年机械工程全国博士生学术交流会、第八届科博会机器人展等一批国家级大型活动;同时,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在芜湖成立,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
奇瑞连续5年位居省发明专利百强榜首
近日,省知识产权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公布2018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奇瑞汽车位居该榜单头部位,这也是奇瑞汽车连续第5年位居安徽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榜首。
奇瑞汽车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7%左右用于技术研发,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了雄厚的知识产权储备。截至2018年底,奇瑞集团已经累计申请专利17079件,授权专利11032件,位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奇瑞汽车再次荣登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榜首,充分体现了奇瑞汽车领先的创新理念和成熟的技术管理体系,从而为奇瑞应对未来“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新时代的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芜湖5人获评2018年“江淮工匠”称号
近日,2018年安徽“江淮工匠”评选落下帷幕,我市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宋红伟、解放军5720工厂周勇军、芜湖发电公司洪思恩、芜湖机械工程学校陈冲锋、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居盛文等5人荣获安徽“江淮工匠”称号,其中宋红伟荣获安徽“江淮工匠标兵”称号,并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据了解,此次“江淮工匠标兵”和“江淮工匠”评比由省总工会组织,经过逐级推荐,层层选拔,好中选优,并向社会公示。
我市5名获评的“江淮工匠”全部来自生产一线,都有工艺专长,都是省、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呈现出学历高、一线职工占比高、技能技术水平高、岗位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展示了我市新一代工匠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
记者:赵丹丹、杨友艺、马正超、俞冰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