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0沪渝高速、G5011芜合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起点至芜湖枢纽段)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G50沪渝高速、G5011芜合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起点至芜湖枢纽段)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2021-09-30发布于重庆
G50沪渝高速、G5011芜合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起点至芜湖枢纽段)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 G50 沪渝高速、G5011 芜合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 (起点至芜湖枢纽段) 名称 项目代码 -48-02-007912 建设单位 赵可肖 联系方式 0551 联系人 建设地点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湾沚区、宣城市宣城区 起点经度118°41′41.98″,纬度30°56′31.21″ 地理坐标 终点经度118°28′43.00″,纬度31°19′56.96″ 2 建设项目 用地(用海)面积(m )/长 2 52-130 等级公路 3459440.92 m /47.82km 行业类别 度(km ) □新建(迁建) √首次申报项目 □改建 建设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建设性质 √扩建 申报情形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技术改造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 (核准/ 项目审批(核准/ / / 备案)部门 备案)文号(选填) (选填) 总投资(万 660609.46 环保投资(万元) 9422 元) 环保投资 1.43 施工工期 42 个月 占比(% ) 是否开工 √否 建设 □是: 一、生态专项评价 设置原则:本项目属于涉及环境敏感区(皖江东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的项目 专项评价 二、噪声专项评价 设置情况 设置原则:本项目属于公路涉及环境敏感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 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的项目 规划情况 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名称: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规划环境 审查机关: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影响 审查文件名称: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情况 审批意见的函 1 审查文件文号:皖环函[2017]743 1、项目建设与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年)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年)》、《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要点》 及《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G5011 芜湖至宣城段扩容改造项目(本项目) 是安徽省“十三五”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宣芜高速北与芜合高速公路、芜湖长江大 桥衔接,南连宣(城)—广(德)高速公路,是我省通往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 因此本项目建设与安徽省高速公路的规划是相符合的。具体见下图。 规划及规 划环境影 本项目 响评价符 合性分析 图1 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年) 2 、项目建设与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年)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的符合 性分析的符合性分析 《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批意见要求,对于已有高速公路走廊 充分利用,优先考虑“ 四改八”等拓宽车道数的改扩建方式解决实际运输需求;邻近并行的 高速公路走廊带尽量合并,在环境敏感区域尽量少开辟新的走廊带,避免生态破坏和穿越 环境敏感区。严格项目用地管控,没有落实用地指标的建设项目应该坚决缓建。建议通过 采取充分利用既有线路升级改造、灵活调整公路技术等级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对土地资源 的占用。同时,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互通立交应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环境敏感区范围内选址,尽量减少对耕地和林地的占用,禁止在敏 2 感水体新建服务区污水排放口。另外,实施严格的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做好交通噪声 影响减缓和控制工作,确保声环境敏感目标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 报告书对涉及湾沚区(原芜湖县)咸保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路段的清水河特大桥、昭 义河特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应急收集池等风险防范措施,并对营运中期预测超标 敏感点分别采用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降噪措施,本项目符合情况详见下表。 表1 本项目与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分析 规划环评及审批意见要求 本项目符合情况 符合性 对于已有高速公路走廊充分利用,优 本项目为4 改8 车道,是在现有道 先考虑“ 四改八”等拓宽车道数的改 路芜宣高速的基础上进行的改扩建 扩建方式解决实际运输需求;邻近并 工程,无改线路段,且不涉及自然 符合 行的高速公路走廊带尽量合并,在环 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 境敏感区域尽量少开辟新的走廊带, 名胜区、重要湿地等环境敏感区。 避免生态破坏和穿越环境敏感区。 严格项目用地管控,没有落实用地指 本项目是在现有道路宣芜高速的基 标的建设项目应该坚决缓建。建议通 础上进行改扩建的,充分利用既有 过采取充分利用既有线路升级改造、 线路升级改造,尽可能减少对土地 符合 灵活调整公路技术等级等方式,尽可 资源的占用。本工程新增永久占地 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2170.82 亩,临时用地约3092.8 亩。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 规划线路实施过程中合理布局服务 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 区和互通立交位置,禁止在自然保护 地等环境敏感区,服务区和互通立 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交位置也未在上述敏感区范围内选 重要湿地等环境敏感区范围内选址, 址。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对耕地 符合 尽量减少对耕地和林地的占用,禁止 和林地占用较小。同时,对涉及湾 在饮用水源等敏感水体新建服务区 沚区(原芜湖县)咸保自来水厂取 污水排放口,并采取可行的水环境污 水口上游路段的清水河特大桥、昭 染防治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义河特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及应急收集池等风险防范措施。 实施严格的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沿线 处,对营 做好交通噪声影响减缓和控制工作, 运近、中期预测超标敏感点分别采 符合 确保声环境敏感目标满足相应环境 用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降噪措施, 功能区标准要求。 详见报告表“声环境专题报告” 。 3 本项目工程选线及建设方案充分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了论证,贯彻了规划环评的指导 思想,根据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措施,因此本工程与规划环评及其审 查意见是相符的。 1、产业政策相符性 本项目为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 9 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本项目属于“头部类鼓 励类,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 政策的要求。 2、与《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分析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基于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秘〔2018 〕120 号文 颁布的《关于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本项目沿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范 围已明确,为协调项目与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系 统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因此,本项目路线施 其他符合 工需要协调好路线与沿线各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 性分析 经高速公路线位与生态保护红线 芜合高速宣城至芜 湖段改扩建工程共涉及 1 处Ⅱ-6 皖江东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九连山国家二级生态公 益林),穿越面积 63.75 亩(其中既有高速 55.49 亩被划为生态保护红线,改扩建新增穿 越面积8.26 亩),其中宣州区新增占用3.83 亩,湾沚区(原芜湖县)新增占用4.43 亩。 表2 项目与生态红线关系一览表 序 生态保护 行政 长度 具体内容 与项目位置关系 号 红线名称 区域 /m 宣城市宣州 Ⅱ-6 皖江东部水土 九连山国家 K301+700~K302+400 段 区、芜湖市 1 保持生态保护红 二级生态公 700 穿越九连山生态保护红 湾沚区(原 线 益林 线 本项目与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 芜合高速宣城至芜湖段九连山垭口段已在沿线当地城镇总体规 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预留了原位扩建空间,采用原位改扩建不仅可以蕞大程度利用既 有道路资源,而且可以大幅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本项目选址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 免,该路段改扩建采取右侧拼宽方案,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蕞小,具有合理性。 根据《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本工程沿线区域属于皖江东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属于其他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中的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不涉及禁止开发区域,不 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环境敏感区。本工程属于 无法避让生态红线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在施工过程和运营过程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 下,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是不相违背的。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20 年11 月9 日出具了 《关于G50 沪渝高速、G5011 芜合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不可避让生态保 护红线、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①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本工程沿线区域属于皖江东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属于其他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中的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不涉及禁止开发区域,不 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环境敏感区。本工程属于 无法避让生态红线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在施工过程和运营过程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 下,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是不相违背的。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20 年 11 月9 日出具了 《关于G50 沪渝高速、G5011 芜合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不可避让生态保 5 护红线 )。 ②环境质量底线 根据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G50 沪渝高速、G5011 芜合高速宣城 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清水河(青弋江)、昭义河(赵家 河)等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III 类标准,其中悬浮物参 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 )中的水作标准;沿线区域的地下水执行《地下 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Ⅲ类;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沿线一般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对拟建项目交叉的现有交通干线 类标准。 根据对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水环境、空气环境基本满足相应环境 质量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存在超标现象。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对评价区 域地表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影响随之消除或 减缓;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分析,项目建设运行后,区域声、大气、水环境要素变化 不大,在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可满足项目质量标准要求。 ③资源利用上限分析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新增占地约 2170.82 亩,生产用水可直接从河道中抽取,生活 用水可就近接用附近城镇、村庄处已有的供水系统,生产、生活用电可就近从附近电网接 用解决。资源利用均在区域资源供给可承受范围内。 ④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对照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 年版)》的通知 、《芜 湖企业投资负面清单(2014 年本)》、《芜湖市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办法》等,对列入 负面清单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原则上禁止投资建设,对未列入负面清单管理的企业投资 项目,按照“非禁即入” 的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的企业投资项目均 为允许类投资。 建设项目为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不属于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 年版)》、 《芜湖 企业投资负面清单(2014 年本)》中项目,项目建设符合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 的相关要求。 6 二、建设内容 地 本项目起点位于宣城市宣州区(芜宣枢纽互通立交以南4.3 公里)处,终点位于芜 理 湖枢纽,途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芜湖市湾沚区(原芜湖县)、鸠江区,沿线涉及昭 位 置 义河、清水河,属于青弋江水阳江水系。 2.1 工程背景 G50 沪渝高速、G5011 芜合高速公路宣城至芜湖段 (以下简称“本项目” )改扩建工 程是在现有道路芜宣高速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芜宣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委托安徽省 环境科技咨询部于1999 年10 月完成《芜宣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安徽 省环境保护局以环然函《关于合肥至杭州公路芜湖至宣州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 复》(【1999】385 号)对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批复。工程于 1999 年 10 月开工建设,2003 年 9 月建成,2003 年进入试运营阶段。2005 年合杭高速公路芜宣段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委托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合杭高速公路芜宣段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年)》,本项目属于“高速公路扩容工程” , 与《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年)》相符合;另外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 规划(2016-2030 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技术审查意见,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 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环境敏感区,符合规划环评及其审 项 查意见中相关要求。 目 组 本项目是国家高速G50 和G5011 的一段,北与芜合高速公路、芜湖长江大桥衔接, 成 南连宣(城)—广(德)高速公路,是我省通往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本项 及 规 目现状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 。自 模 建成通车以来,该路段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服务水平逐年下降,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 出,截至2019 年,芜宣高速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98 万辆/ 日(绝对数),折算小客车达 3.99 万辆/ 日,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求。目前G5011 芜合高速林头至陇西段正在实 施改扩建,芜湖至林头段改扩建前期工作已完成,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日趋迫切。 根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以“扩容、网 化、提升”为中心,完善“ 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优先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 进省级高速公路的网络完善。宣芜高速扩容改造已列入《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 规划》。为响应党中央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本项目的扩容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本项目实施改扩建对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三角 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升国家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 件,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本项目 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 本项目属于“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 130 等级公路的其他类别”,应当编制环 境影响报告表。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 年6 月委托中海环境科技(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对G50 沪渝高速、G5011 芜合高速公路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开展环境 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所随即开展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并委托安徽爱迪信环境检 测有限公司开展监测工作。于2021 年9 月完成《G50 沪渝高速、G5011 芜合高速公路 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现提交建设单位,报请环境主管部门 审批。 2.2 工程路线走向 本项目起点位于宣城市宣州区(芜宣枢纽互通立交以南4.3 公里)处,顺接G50 沪 渝高速广德(皖浙省界)至宣城段,起点桩号 K292+200 ,沿既有道路向北依次经过宣 城市宣州区、湾沚区湾沚镇、湾沚区六郎镇、芜湖市鸠江区,终点位于芜湖枢纽,终点 桩号K340+021.007 ,路线 km 。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路线)现有道路概况 芜宣高速现状为平原微丘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 100km/h,路基宽度26m,于1997 年开始设计,2003 年10 月建成通车,全线采用沥青 混凝土路面。各项设计标准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01-97 )、《公路路线 原有芜宣高速皖苏界至芜湖枢纽段主要技术指标表 指标名称 全线m 路面 设计标准轴载100KN 桥梁荷载 公路-I 级 设计洪水频率 路基、大、中、小、桥、涵洞1/100,特大桥1/300 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的要求执 设计标准 行。 经对现状高速公路的实测拟合及检测分析,现状高速虽然执行 97 版技术标准,但 平、纵、路基宽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均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除桥梁荷载等级外,其他技 术指标基本满足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的要求,为本项目的改扩 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现有道路路基、路面 8 全线除互通立交匝道收费站采用水泥路面外,其余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实地 勘察调查及查阅原相关设计文件,路基路面基本情况如下: 1、路基横断面现状 全线采用整体式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宽度26m 。其中行车道宽4×3.75m ,中间带 宽3.5m(含0.75m×2 路缘带),硬路肩宽3.0m×2(含路缘带0. 5m×2 ),土路肩宽0.75m×2 。 图2.2-1 现状路基横断面图 2 、老路面结构及现状 根据查阅竣工图设计文件,芜宣高速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如下:4cm AC-16I + 5cm AC-20I + 6cm AC-25I + 35cm 水泥稳定碎石+20cm 二灰土。 图2.2-2 2011 年9 月路面维修处置方案图 2011 年 9 月,芜宣高速进行了沥青路面养护的专项维修,现状路面结构层如上图 所示。 路基、路面养护工作是保证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既有芜宣高速公路在运 行期间,及时的、高质量的养护维修工作保证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并树立了良好的 形象。 通车十多年来,路基路面工程保持了较好的使用状况。但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 特别是超载车辆的大幅增加,部分路段路面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主要 路面病害表现为纵、横向裂缝等破坏,少量其它病害为坑槽修补、修补损坏。 9 根据本项目质量现状检测报告,本项目路面技术状况总体评定为“优” 。 (3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现状 1、防护工程 全线路基防护多样,主要有浆砌片石护面墙、浆砌片石挡土墙、拱形护坡以及植草 等防护形式。对水塘路堤采用浆砌片石浸水护坡,对挖方路堑边坡采用植草防护,对受 构造物或征地受限制的路段设置了挡土墙。 土质挖方路段边坡主要采用植草皮、浆砌片石拱形护坡或菱形护坡加以防护,石质 挖方路段边坡主要采用浆砌片石护面。经现场调查,挖方段的菱形护坡经历长期的风化 作用,混凝土骨架残余强度较低,浆砌片石护坡现状良好,部分拱形护坡存在维护修补 现象,但未发生明显滑动痕迹,现状全线坡面总体稳定,防护状况良好。 图2.2-3 路基防护现状 2 、路基排水 全线 预制块或浆砌片石边沟、排水沟,与沿线的沟渠、河流相连,形成了 完整的排水系统。经实地调查,全线边沟、排水沟基本完好。经查阅道路养护过程中变 更资料,K316+560~K320+560 段位于湾沚区开发区段,在 2007-2008 年由于周围地块 开发建设厂房等,公路两侧地形地貌发生较大变化,堆砌了较多填土,使高速公路处于 地势相对低洼处,道路两侧雨天积水难以排出,容易形成内涝区,积水较高。路面、路 面积水难以排出路基范围外,当时增设了一些排水措施,同时并在迎水面路堤边坡增设 了浸水挡墙,开发区的建设较大幅度影响了现状高速公路的排水系统,现状该段仍然存 在排水不畅问题,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10 图2.2-4 路基排水现状 3、路面排水 路面表层水通过设置±2%横坡,将路面汇水通过硬化土路肩漫流至公路界外,全线 中央分隔带内部设置纵向排水盲沟和横向排水管,老路全线未设置超高。 现状部分路段坡脚积水严重,特别是低填路段积水可能造成路基膨胀土汲水产生较 大胀缩变形;挖方路段边沟与沿线的沟渠、河流相连,排水较为通畅;沿线部分通道、 涵洞积水、淤积较为严重。扩建工程将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优化方案。 图2.2-5 低填路段排水现状 (4 )现有工程桥涵情况 现状高速共设置特大桥1345.0m/1 座、大桥3722.98m/6 座、中小桥388.44m/13 座、 涵洞119 道;共设置主线 )现有工程主要交叉及附属设施情况 本项目现状设置互通立交3 座,其中一般型互通1 座:湾沚互通立交;枢纽互通2 座:芜宣枢纽互通立交、六郎枢纽互通立交,芜湖枢纽改造不在本项目范围内。 表2.2-2 现状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互通名 序号 互通位置 互通形式及使用情况 互通间距(Km ) 称 部分苜蓿叶十字型枢纽,被交道 / 芜宣枢 1 K296+500 路为铜南宣高速公路,该互通2015 年 纽 12 月底建成通车,互通状况良好。 18.97 湾沚互 单喇叭B 型,被交道为迎宾大道, 2 K315+465 通 交叉方式为匝道上跨。 13.83 3 六郎枢 K329+295 变形苜蓿叶十字型枢纽,被交路 11 纽 为溧芜高速,其中溧芜高速西延侧主 线未实施,互通匝道仅实施了芜宣高 速与溧芜高速东侧沟通部分。互通交 11.88 通状况较好。 芜湖枢 纽 变形苜蓿叶十字枢纽互通。被交路为 4 (非本 K341+176 芜马高速,该互通交通状况一般。 项目范 围) 原有高速既有服务区1 处:新竹服务区。 既有高速设置匝道收费站1 处:湾沚收费站(2 进4 出)。 既有高速设置湾沚养护工区1 处。 2.3 拟改扩建工程概况 2.3.1 拟建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G50 沪渝高速、G5011 芜合高速公路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工程(起点至 芜湖枢纽段) 建设地点:芜湖市鸠江区、芜湖县、宣城市宣州区 建设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改扩建 公路等级: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 线km/h 工程占地:本项目永久占用土地 5189.16 亩(含老路 3018.34 亩),新增永久占地 2170.82 亩。 建设工期:(1)计划2021 年12 月开工建设,2025 年6 月建成通车,总工期3.5 年。 工程投资:本项目概算总金额为66.06 亿元,该段环保投资 9422 万元(含预留费 用100 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1.43%。 2.3.2 工程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里程为47.82km 。改扩建特大桥1366.6m/1 座(清水河特大桥)、大桥 3729/6 388.44/13 197 座、中小桥 座,涵洞、通道 座;改扩建芜宣枢纽、湾沚互通、六 3 1 1498.1/23 郎枢纽 处互通立交,新建芜宣机场互通立交 处;主线上跨分离式立体交叉 座,支线 座。改扩建新竹服务区、湾沚养护工区、匝道 收费站2 处 (湾沚收费站、机场互通收费站)。全线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等设施。 12 表2.3-1 主要工程规模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工程数量 1 里程长度 km 实际建设里程47.821 土石方数量 2 3 318.458 (1)挖方 1000m 3 2438.865 (2)填方 1000m 防护工程 3 3 (1)混凝土 1000m 533.014 2 (2)草灌混植 1000m 14.300 2 771.833/1082.752 4 路面数量 1000m 5 特大桥 m/座 1345.0/1 6 大桥 m/座 3729/6 7 中、小桥 m/座 388.44/13 8 互通式立体交叉 处 4 分离式立体交叉 9 (1)主线 服务区 处 1 12 路段监控分中心 处 13 收费站 处 2 14 芜湖主线.2 17 新增公路用地 亩 2170.82 19 估/概算总金额 亿元 66.06 2.3.4 技术指标 本项目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 120 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拓宽至42 米标准改扩建,改扩建主要采用两侧加宽为主、部分路段单侧加宽或单侧分离的扩建方 式。穿越九连山垭口段(生态保护红线)采用右侧拼宽,下穿南湖路及上跨皖赣铁路段、 昭义河大桥段、深厚软基段、清水河特大桥段采用右侧分离方案,其余路段两侧拼宽。 本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见表2.3-2 。 表 2.3-2 主要技术标准表 序 项 目 单位 技术指标 号 1 地形 平原微丘区 2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3 设计速度 km/h 120 13 右侧拼 两侧加 右侧分离增建+ 右侧分离增建+左 4 改扩建方式 宽 宽 左侧老路改建 侧老路维修利用 6 段落长度 km 2.467 37.198 4.611 6.264 7 路基宽度 m 42.0 42.0 20.75+b+20.75 26+b+20.75 圆曲线 径(一般值) 回旋线 平曲线蕞小长 度一般值/极限 m 600/200 值 停车视距 m 210 蕞大纵坡 % 3.0 蕞短坡长 m 300 10 凸形竖曲线 般值/极限值 凹形竖曲线 桥梁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新建部分) 路基、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 12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 2.3.5 工程改扩建方案 推荐“两侧加宽为主、部分路段单侧加宽或单侧分离增建”的8 车道总体扩建方案。 九连山垭口段采用右侧拼宽,下穿南湖路上跨桥段、昭义河段、深厚软基段、清水河特 大桥段采用右幅分离增建,其余路段两侧拼宽。 本项目改扩建方式详见下表: 表 2.3-3 本项目改扩建方式一览表 长度 加宽 桩号 段落 备注 (公里) 方案 起点至芜宣枢 两侧 K292+200~K294+105.863 1.906 整体式断面42 米 纽段 加宽 两侧 K294+105.863~ 断面形式为 芜宣枢纽段 5.429 分离 K299+534.974 13.25+26+13.25 米 增建 K299+534.974~ 芜宣枢纽至九 两侧 1.646 整体式断面42 米 K301+181.007 连山垭口段 加宽 K301+181.007~ 九连山深挖方 右侧 2.467 整体式断面42 米 K303+647.622 段 加宽 K303+647.622~ 九连山垭口至 两侧 7.873 整体式断面42 米 K311+520.966 南湖路段 加宽 Y1K311+518.859~ Y1K314+625.741 右侧 下穿南湖路段 3.109 断面形式21+L+21 K311+520.966~ 加宽 K314+629.564 14 K314+629.564~ 南湖路至昭义 两侧 9.040 整体式断面42 米 K323+669.145 河大桥段 加宽 K323+669.145~ 右侧 左幅保留同向车道 昭义河大桥段 3.157 K326+826.047 分离 分隔带 K326+826.047~ 昭义河大桥至 两侧 3.736 整体式断面42 米 K330+562.425 深厚软基段 加宽 Y2K330+566.781~ Y2K338+706.901 深厚软基段+清 右侧 断面形式 8.138 K330+562.425~ 水河特大桥段 分离 20.75+L+20.75 K338+700.639 K338+700.639~ 清水河特大桥 两侧 1.320 整体式断面42 米 K340+021.007 至芜湖枢纽段 加宽 注:L 代表左侧路基和右侧路基之间的分离宽度 2.3.6 工程内容 1.路基工程 本项目采用“两侧加宽为主、部分路段单侧加宽” 的扩建方式,将 G50 沪渝高速、 G5011 芜合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扩建为八车道高速公路,具体断面布置如: (1)两侧加宽路段 扩建方式为:双向八车道,两侧加宽整体式路基宽度42.0m ,其中行车道宽8×3.75m, 中间带宽4.5m (含0.75m×2 路缘带),硬路肩宽3.0m×2 (含路缘带0.5m×2 ),土路肩宽 0.75m×2 。 图2.3-1 两侧拼宽为整体式路基断面42 米 (2 )九连山垭口段(K301+181.007 ~K303+647.622 )、(K345+191.815 ~ K347+735.421 )采用右侧加宽 扩建方式为:右侧加宽16m,形成整体式路基,断面宽度42m 。 图2.3-2 右侧加宽为整体式路基断面42 米 (3 )昭义河路段(K323+669.145~K326+826.047 )采用右侧分离增建+左侧老路 15 维修利用 扩建方式为:右幅增建宽度 20.75 米,左幅利用旧路 26 米,路基断面宽度为 26.0+a+20.75 米。a 代表左幅路基和右幅路基之间的分离宽度。 图2.3-3 右侧加宽,路基断面宽度26.0+a+20.75 米 (4 )深厚层软土路段K330+256.253~K335+019.256,清水河路段K335+019.256~ K338+700.639 (Y2K335+019.256~Y2K338+706.901 )采用右侧分离新建20.75m, 扩建方式为:右幅增建宽度20.75 米,左幅改建旧路,断面宽度20.75+b+20.75 米。 b 代表左幅路基和右幅路基之间的分离宽度。 图2.3-4 右侧加宽,断面宽度20.75+b+20.75 米 路拱坡度: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采用2% ,土路肩采用4% 。 2.路面工程 改扩建工程路面结构推荐方案如下: (1)主线路面结构组合 结合省内改扩建项目经验,蕞大程度发挥结构层优势,将材料与结构层抵抗不利因 素相匹配,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考虑施工便利性和高效性,推荐采用拼宽新建方案。 ①拼宽新建侧路面结构: 4cm SMA-13(SBS 改性)+6cm AC-20C (SBS 改性)+8cm AC-25C+8cm AM-25+38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 排水型级配碎石垫层。 ②分离新建侧路面结构: 4cm SMA-13(SBS 改性)+6cm AC-20C (SBS 改性)+8cm AC-25C+8cm AM-25+38cm 水泥稳定 2 、其他路面结构组合 (1)互通、服务区匝道路面 ①既有路面改建结构 16 芜宣枢纽、机场互通、湾沚互通、新竹服务区、六郎枢纽主线及匝道采用铣刨原路 面沥青上面层,对原路面病害处治合格后,加铺改建互通服务区主线及匝道采用铣刨原 路面沥青上面层,对原路面病害处治合格后,加铺 4cm SMA-13 (SBS 改性)+6cm AC-20C(SBS 改性) 。 ②新建互通主线C (SBS 改性) +10cm AC-25C+38cm 水泥 稳定碎石基层+20cm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 排水型级配碎石垫层。 (2 )收费站广场路面结构 ①新建收费站广场路面 新建收费站广场路面:30cm 水泥混凝土+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 低剂量水 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②既有收费站广场路面 结合检测资料,对路面病害较轻的进行修补,对病害严重的进行换板处治。 (3 )桥面铺装 桥面沥青铺装结构与各段路面上、中面层保持一致,具体结构如下: ① 既有桥面改建结构 铣刨既有桥面铺装面层后重新铺筑:4cm SMA-13 (SBS 改性)上面层+6cm AC-20C (SBS 改性)下面层+桥面防水粘结层; ② 拼宽新建、分离新建桥面结构 K323+149~K326+900、K335+100~K339+000 段采用:4cm SMA-13 (SBS 改性) 上面层+6cm AC-20C (SBS 改性)下面层+桥面防水粘结层。 3.桥涵工程 本项目共设置桥梁6399.24米/20座,其中特大桥1345.0米/1座,大桥3729米/座6,中 桥190.44米/4座,小桥198米/9座。 表2.3-4 推荐线桥梁设置一览表(特大、大桥) 上部结构形 序号 中心桩号 桥梁名称 跨径布置 交角(度) 改扩建方案 式 双侧拼宽,老桥 1 K323+227.883 新竹大桥 28×25 0 PC 小箱梁 维修利用 昭义河大 8×30+(2×30+2×20)+(3×60) 钢箱组合梁/ 右侧分离增建, 2 K325+303.989 0 桥 +(2×20+2×30)+12×30 钢板组合梁 老桥维修利用 双侧拼宽,老桥 3 K327+096.743 六郎大桥 32×25 0 PC 小箱梁 维修利用 双侧拼宽,老桥 4 K330+355.239 大桥 7×25 0 PC 小箱梁 维修利用 17 右侧分离,老桥 5 K332+596.969 易太大桥 24×25 0 PC 小箱梁 加固利用 左幅: 3×(4×30)+(40+66+40)+(3×4 0)+(178+85+3×(4×30)+(3×3 简支钢拱桥/ ZK335+902.396/Y2K 清水河特 0) ;右幅: 右侧分离增建, 6 0 钢箱组合梁 335+904.950 大桥 (4×30)+(5×30)+(3×24.3)+(4 老桥拆除重建 /PC 小箱梁 0+66+40)+(3×40)+(178+85) +(3×25.7)+(5×30 ) +2×(4×30) K337+333.600/Y2K33 清闸沟大 PC 矮T 梁/ 右侧分离,老桥 7 14×25+4×20 0 7+340.085 桥 PC 小箱梁 拆除重建 表2.3-5 推荐线桥梁设置一览表(中、小桥) 上部结构形 序号 中心桩号 桥梁名称 跨径布置 交角(度) 改扩建方案 式 路线 PC 空心板 宽桥梁拆除 22 重建 路线 RC 现浇板 宽桥梁拆除 70 重建 路线 RC 现浇板 宽桥梁拆除 54 重建 路线 PC 空心板 宽桥梁拆除 75 重建 路线 PC 空心板 宽桥梁拆除 22 重建 路线 PC 矮T 梁 宽桥梁拆除 53 重建 路线 RC 现浇板 宽桥梁拆除 90 重建 路线 PC 空心板 宽桥梁拆除 75 重建 路线 PC 小箱梁 宽桥梁拆除 55 重建 路线 PC 空心板 离桥梁拆除 63 重建 路线 PC 空心板 离桥梁拆除 34 重建 K339+152.5 路线 宽桥梁拆除 18 重建 路线 PC 空心板 宽桥梁拆除 05 重建 5.附属设施 (1)服务区 本项目全线 处:新竹服务区,区内设置加油站、停车场、维修间等 设施,以满足司机旅客休息活动的需求,服务区西侧现状由 60 亩扩大至 80.32 亩,服 务区西侧现状由60 亩扩大62.72 亩,服务区平面布置图见图2.3-5 。 新竹服务区东西区现状各设置加油站1 处。本次对两侧加油站拆除重建,扩建后每 2 2 侧加油站房建筑面积均为368 m ,罩棚投影面积为907m ,包括六***潜油泵式加油机5 台以及地埋式储油罐5 只,其中30m3 汽油罐3 只, 50m3 柴油罐2 只。两个加油站均 配置先进的液位控制仪、潜油泵、密闭收发油装置及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19 图2.3-5 新竹服务区改建平面图 20 ( 3 )收费站 本项目设置有3 处收费站:其中芜湖主线收费站完全利用,仅对机电设备及部分建 筑进行改造;湾沚匝道收费站原位扩建,收费站规模2 进4 出由改扩建为4 进4 出,新 增占地18.821亩;机场互通收费站为新建收费站,收费站规模2 进3 出,新增占地130.935 亩。收费站内均配置完备的管理系统。收费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0。 (4 )养护工区 本项目现状养护工区 1 处,位于湾沚互通立交侧。湾沚养护工区现状用地规模为 16.8 亩,建筑面积为3221.3m2 。现将用地扩大至38 亩。为满足养护工区的使用需要, 需要扩大养护工区广场面积,增加相应的仓储用房等。养护工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0。 6.交叉工程 本次改扩建设置互通立交5 处,其中现状芜宣枢纽互通立交、湾沚互通立交、六郎 枢纽互通立交均采用原位改扩建,新增芜宣机场互通立交,完全利用芜湖枢纽互通立交。 改扩建完成后,本项目互通立交设置情况详见下表: 表2.3-6 本工程交叉工程设置情况表 序 互通名 互通间距 项 互通位置 互通形式及使用情况 号 称 Km ) ( 目 部分苜蓿叶十字型枢纽,被交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彩—石—克输气管道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pdf
常山县辉埠新区燃煤热电联产项目二期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巢湖海化水洗飞灰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风城稠油外输管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pdf
凤台县双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__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福建上杭众鑫建材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废旧电子分选项目.pdf
福盛达电子制造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2023年心脑血管用药项目计划设计方案.docx
2023年积木玩具项目规划设计蓝图.docx
2023年气血循环机项目计划设计方案.docx
2023年有害垃圾项目计划设计方案.docx
2023年钼矿项目计划设计方案.docx
2023年包装油项目计划设计方案.docx
2023年潮汐发电成套设备项目规划设计蓝图.docx
2023年地理信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2023年心血管类药物项目规划设计蓝图.docx
2023年智能小区(楼)系统项目计划设计方案.docx
2023年左旋肉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2023年厢货运输车项目规划设计蓝图.docx
精创温控器EK-3010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2023年新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超全).doc
(中职院校)化工生产技术国赛考试题库600题(供参考).docx
测绘成果检查专项方案及资料提交要求.doc
学时继续教育专业课《 建设工程》课后作业(答案全).pdf
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pptx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docx
中小学合唱的基本训练PPT课件.pptx
PD194E-2S4电力仪表使用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08101938号-1
ICP经营许可证/EDI许可证:川B2-20180569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