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声明:,,,。详情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2009年经蕞高人民法院批准设立,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338号, 2012年3月20日正式揭牌受案。现共有65人,其中在编干警33人,聘用制干警32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2009年经蕞高人民法院批准设立,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338号,2012年3月20日正式揭牌受案。现有在编干警33名,平均年龄33岁,均为大学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8名,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的年轻集体。针对这一特点,经开区法院积极建设“青年法官之家”,通过“433”模式增强4种意识(归属意识、团队意识、廉洁意识、公信力意识)、构建3大平台(学习平台、交流平台、服务平台)、打造3支队伍(法官预备队、一线突击队、为民服务队),为青年法官迅速成长“导航”“铺路”,推动法院事业可持续发展。 截至二〇一四年十月底,芜湖经开区法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案件六千余件。
目前设有立案、民一庭(行政)、民二庭(知识产权)、民三庭(涉外)、刑事审判庭、执行庭、办公室(法警大队)、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8个内设机构。
截至二零一四年十月,芜湖经开区法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案件六千余件,一线年度法院法官人均办案数居全省基层法院之首,案多人少矛盾尤为突出。为破解困局,经开区法院打破庭室界限,采取随机抽案、均衡分案的方法,蕞大限度挖掘现有审判资源,创新地将庭室归类和全员办案模式相结合,领导带头办案,每个庭室负责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法官通过办理各类案件,提高综合素、增强团队意识,形成了相互补台不拆台、团结协作不扯皮的良好氛围。
精心开展强化知识产权、涉外案件审判,打造特色审判精品。经开区法院是全省三家具有一审知识产权、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之一,并自2013年7月1日起,受理全市一审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探索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截止二零一四年十月,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38件,结案率98%。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5件,结案100%,27名被告人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罚。立足辖区实际,注重商事审判,服务企业,能动司法。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现共有企业2278家(含24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和45家国内上市公司),经济总量在全市举足轻重。面对辖区企业众多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经开区法院重点强化商事审判,树立服务企业、能动司法理念,为加快开发区法制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维护开发区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打造“青年法官之家”,加强法院文化建设。选派导师“一对一”指导,开展青年法官论坛,有效提升青年法官的业务能力;开创全员办案新模式,重点抓好一线青年法官的管理,早压担子、多压担子、压重担子,一人多岗、一身多职,帮助青年法官通过一线实践锻炼,丰富社会阅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2014年以来,经开区法院90%以上案件由青年法官所办,有效审结案件的同时,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和尊重。
自组建以来,经开区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履行审判职能,落实为民措施,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服务辖区科学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先后荣获全省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全省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档案管理省二级单位、全省优秀法院、市级文明单位、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6个部门、22人次受到区级以上表彰。2012年度,法官人均办案数排名全省基层法院头部;2013年度,在全市基层法院年度综合考核位列头部,被市中院通报表彰并授予“2013年度先进基层法院”称号,在2013年度全市法院案件质量评估综合指标排名头部,被市中院授予“审判管理优胜奖”;2014年以来,审判质效综合指数继续名列前茅,信息宣传等各项工作亦走在全市前列。
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