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芜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河套合作区如何打造世界级科创新城?

admin6个月前 (09-27)芜湖产业信息1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刘黎霞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耳熟能详的《东方之珠》,曾是深港一河相连的记忆,如今则是一方科创热土的见证。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重要引擎,一座世界级科技创新新城在这里正冉冉升起。

  2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来到深圳市国家级战略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寻这里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深港协同创新,资金等要素过境历来是难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随着近期首笔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粤港澳大湾区也探索出一套资金跨境便利流动的“河套模式”。

  “河套模式”助力初创企业灵活融资

  在深港协同创新中心40多层的大楼,俯瞰“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眼前的深圳园区塔吊林立、施工繁忙,口岸对面生态保护基地红树林与绿色河塘连片,一片翠绿静谧的田园景象。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受访单位供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仅3.89平方公里,由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占地1.67平方公里)和福田保税区片区(占地1.35平方公里)组成。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地方也可以有大作为,小空间孕育着大未来。

  因为承载了区位、制度、空间载体独特等优势,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日趋活跃,现有5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共2.6万平方米,未来可容纳约1500名香港创新创业青年。

  灵活的政策制度,助力了创业企业在河套合作区的起步。

  2015年成立、2018年落户河套深圳园区的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穿戴设备研发的科创公司。落户后,香港创业青年何耀威利用香港的研发实力和深圳的产业配套顺利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头部批产品进入市场后实现了“开门红”。

  “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社会融资,政府灵活信贷政策给我们提供很大便利,今年2月份,我们通过‘内保外贷’,把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从香港的银行获得贷款,从境外引进资金,利息成本比较低,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我们对未来也非常有信心。”何耀威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据悉,这也是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融资额度200万元,可依需分批使用。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这种香港实验、深圳研发、珠三角生产、销往全国的模式,在河套合作区并不少见,如今有了知识产权融资,将助力初创企业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探索出一套资金跨境便利流动的“河套模式”。

  如今,深港两地协同更加便利。2月6日,深港全面“通关”,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正式恢复小车通行,创业者来往深港更加便利。“公司创业团队有不少员工都来自香港,全面通关之后,工作方面的时间更好把控、更加方便!”何耀威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从蕞开始的3个人,到如今发展成一个400多人的团队,我们在河套见证与助力深圳数字经济的发展。”站在40多层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办公室主任陈志鸿向媒体记者介绍。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是注册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的一所面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及前沿科技的国际化创新型研究机构。该研究院目前为深圳数据交易所开发的相关技术框架和规范,成为后者的交易底座。

  “要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进来,源源不断的企业能够发展起来。”陈志鸿表示,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引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希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力量,共同发展数字经济以及相关的技术和产业。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高端科创资源正在快速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春以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批量引入落地院士领衔项目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11家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

  在本批落地的单位中不乏行业内龙头企业,也有不少领域的新锐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更有港资企业落地,在深港两地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新一批港资企业落地,将发展扩大本地产业集群,为河套合作区注入鲜活的协同发展强动能。

  除此之外,目前河套合作区已经落地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150多个,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院士专家和高端科研人才,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项目、深港独角兽企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等科创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迸发出勃勃生机。

  重大项目开工有助于科研资源的集聚发展。

  据悉,今年新春以来,河套开发区集中开工的项目分别为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河套EDA创新中心和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总投资达29亿元,将提供15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研空间,未来三年预计新增30万平方米科研空间。

  这其中,省级重大科研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将建设量子科研基础设施及相关实验室,支持打造引领前沿尖端量子科学基础研究的国际一流学术平台,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由原产业园改造后将分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两大重大科技平台,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和河套EDA创新中心,将聚焦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引进布局知名科研机构及企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科研资源集聚发展。

  厚植科创沃土,凝聚科创人才,河套合作区入驻机构也结出累累硕果。

  时值国际量子研究院建院5周年之际,深圳量子院推出5周年成果汇总,并联合Frontiers of physics发布建院5周年专刊系列文章,为我国量子科技发展贡献宝贵实践经验,助推我国量子事业高质量发展。成立5年来,深圳量子院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市量子科技领域的重大任务,获批各类竞争性研究项目160余项。截至目前,已经吸引了全球超过360人的人才队伍。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正“卯”足干劲持续发力,不断集聚新动能,引来新资源入局多领域持续迭代,加速尖端技术落地“冲”向新未来,努力打通科研全产业链,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产业新高地。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 ...

  徽风皖韵·剧荟江南 长三角优秀剧 ...

  长三角戏剧艺术家走进合肥科学岛

  商议院 为合燃华润连夜整改点个赞

  商议院 “老大难”不能“一直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河套合作区如何打造世界级科创新城?

  2023-02-25 18:00:1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刘黎霞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耳熟能详的《东方之珠》,曾是深港一河相连的记忆,如今则是一方科创热土的见证。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重要引擎,一座世界级科技创新新城在这里正冉冉升起。

  2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来到深圳市国家级战略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寻这里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深港协同创新,资金等要素过境历来是难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随着近期首笔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粤港澳大湾区也探索出一套资金跨境便利流动的“河套模式”。

  “河套模式”助力初创企业灵活融资

  在深港协同创新中心40多层的大楼,俯瞰“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眼前的深圳园区塔吊林立、施工繁忙,口岸对面生态保护基地红树林与绿色河塘连片,一片翠绿静谧的田园景象。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受访单位供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仅3.89平方公里,由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占地1.67平方公里)和福田保税区片区(占地1.35平方公里)组成。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地方也可以有大作为,小空间孕育着大未来。

  因为承载了区位、制度、空间载体独特等优势,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日趋活跃,现有5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共2.6万平方米,未来可容纳约1500名香港创新创业青年。

  灵活的政策制度,助力了创业企业在河套合作区的起步。

  2015年成立、2018年落户河套深圳园区的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穿戴设备研发的科创公司。落户后,香港创业青年何耀威利用香港的研发实力和深圳的产业配套顺利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头部批产品进入市场后实现了“开门红”。

  “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社会融资,政府灵活信贷政策给我们提供很大便利,今年2月份,我们通过‘内保外贷’,把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从香港的银行获得贷款,从境外引进资金,利息成本比较低,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我们对未来也非常有信心。”何耀威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据悉,这也是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融资额度200万元,可依需分批使用。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这种香港实验、深圳研发、珠三角生产、销往全国的模式,在河套合作区并不少见,如今有了知识产权融资,将助力初创企业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探索出一套资金跨境便利流动的“河套模式”。

  如今,深港两地协同更加便利。2月6日,深港全面“通关”,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正式恢复小车通行,创业者来往深港更加便利。“公司创业团队有不少员工都来自香港,全面通关之后,工作方面的时间更好把控、更加方便!”何耀威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从蕞开始的3个人,到如今发展成一个400多人的团队,我们在河套见证与助力深圳数字经济的发展。”站在40多层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办公室主任陈志鸿向媒体记者介绍。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是注册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的一所面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及前沿科技的国际化创新型研究机构。该研究院目前为深圳数据交易所开发的相关技术框架和规范,成为后者的交易底座。

  “要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进来,源源不断的企业能够发展起来。”陈志鸿表示,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引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希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力量,共同发展数字经济以及相关的技术和产业。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高端科创资源正在快速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春以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批量引入落地院士领衔项目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11家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

  在本批落地的单位中不乏行业内龙头企业,也有不少领域的新锐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更有港资企业落地,在深港两地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新一批港资企业落地,将发展扩大本地产业集群,为河套合作区注入鲜活的协同发展强动能。

  除此之外,目前河套合作区已经落地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150多个,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院士专家和高端科研人才,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项目、深港独角兽企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等科创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迸发出勃勃生机。

  重大项目开工有助于科研资源的集聚发展。

  据悉,今年新春以来,河套开发区集中开工的项目分别为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河套EDA创新中心和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总投资达29亿元,将提供15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研空间,未来三年预计新增30万平方米科研空间。

  这其中,省级重大科研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将建设量子科研基础设施及相关实验室,支持打造引领前沿尖端量子科学基础研究的国际一流学术平台,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由原产业园改造后将分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两大重大科技平台,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和河套EDA创新中心,将聚焦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引进布局知名科研机构及企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科研资源集聚发展。

  厚植科创沃土,凝聚科创人才,河套合作区入驻机构也结出累累硕果。

  时值国际量子研究院建院5周年之际,深圳量子院推出5周年成果汇总,并联合Frontiers of physics发布建院5周年专刊系列文章,为我国量子科技发展贡献宝贵实践经验,助推我国量子事业高质量发展。成立5年来,深圳量子院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市量子科技领域的重大任务,获批各类竞争性研究项目160余项。截至目前,已经吸引了全球超过360人的人才队伍。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正“卯”足干劲持续发力,不断集聚新动能,引来新资源入局多领域持续迭代,加速尖端技术落地“冲”向新未来,努力打通科研全产业链,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产业新高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微视频喜迎省“两会” 共话美好安徽】 “飞天”芜湖 聚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微视频喜迎省“两会” 共话美好安徽】 “飞天”芜湖 聚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微视频喜迎省“两会” 共话美好安徽】 “飞天”芜湖 聚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中安在线日下午,“喜迎全省‘两会’共话美好安徽”采访团走进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采访。   中安在线日下午,“喜迎全省‘两会’共话美好安徽”采访团走进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采访。   2020年11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

【科创产业园】地址电话路线地图

【科创产业园】地址电话路线地图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芜湖市湾沚区南方大道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芜湖市鸠江区太平湖路与科创支路交叉口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芜湖市鸠江区清水河路与科创支路交叉口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芜湖市鸠江区...

三亚:奋力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

三亚:奋力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

  低空俯瞰建设中的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陈聪聪 摄   科技是头部生产力、创新是头部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时指出,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五年来,三亚市重点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平...

亳芜园区美肴科技中兴科创医疗器械产业园及食品产业园物业服务招标中标结果公告

亳芜园区美肴科技中兴科创医疗器械产业园及食品产业园物业服务招标中标结果公告

  名称:亳芜园区美肴科技/中兴科创/医疗器械产业园及食品产业园物业服务招标   代理服务收费标准:按《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名录管理暂行办法》附件2执行。   2、无效投标单位:华润置地(武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人员数量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①项目名称:黄山小罐茶叶有限公司生产中心;合同金额:561600元/年...

借梯登高、换道领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如何擎动安徽力量

借梯登高、换道领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如何擎动安徽力量

  一条以高速公路编号命名的“走廊”,犹如一条聚光带,将安徽三市和沪苏浙其他六座城市一一点亮。   2016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战略启动。短短两年,战略两度升级,经历了从1.0版到2.0版再到如今3.0升级版的“三级跳”。这个原先属于上海松江的区级发展战略扩大覆盖到长三角九城市,并且升级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

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准备这么干

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准备这么干

  大皖新闻讯安徽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借鉴其他地区做法,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省发改委的全力支持下,经多方争取,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安徽省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   芜湖未来发展目...

十一届安徽省委第三轮巡视完成进驻巡视组联系方式公布

十一届安徽省委第三轮巡视完成进驻巡视组联系方式公布

  大皖新闻讯 据安徽纪检监察微信号消息,近日,十一届安徽省委第三轮巡视10个巡视组完成进驻。   省委头部巡视组巡视长丰县工作动员会召开   根据省委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省委头部巡视组巡视长丰县工作动员会召开。动员会前,巡视组组长沙奇志主持召开与县委书记李命山、县长李孝鸿的见面沟通会,传达了省委书记郑栅洁在省委书记专题会议上听取巡视情况汇...

华媒科创园的项目介绍-商用地产

华媒科创园的项目介绍-商用地产

  华媒科创园是由浙江华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文创控股集团连手打造的创新科创园区。以“科技”为专业定位的跨境经济产业园,园区以跨境经济、电子商务、智能硬件、文化创意等为主导产业。   建筑面积5万平米,其中办公单元面积100-3000方,商业面积50-500方,可自由组合,满足个性需求。中心轴线的划分与内中廷的等级布置,高效的整合两栋楼的过度空间,为各类增值服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