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工山镇大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今年以来,南陵县工山镇大工村坚持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将村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加强领导,创新思路,组织群众抱团发展、规模经营,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8万元,入社村民人均增收超过10%。
聚“气力”,强责任,上下联动同推进。大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注册资金共计120万元,47名村民参股入社,其中脱贫户10人,监测户3人,带动100余户致富增收;一是统筹谋划推进。邀请专业技术指导员、产业带头人等赴浙江、合肥、安庆等实地调研5次,收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10余条,帮助解决合作社发展难题,确立了合作社发展路径。二是学习他山之石。先后数次组织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部分社员等赴芜湖考察学习,充分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帮助理清工作思路,找出自身优势和短板,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大力推行把脱贫户培养成社员、把社员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社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三培养”工程,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合作社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强“筋骨”,增活力,党群同心齐发力。一是深入宣传动员。召开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宣传动员会3次,大力宣讲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重要意义和经营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干部包村联户工作机制,97名党员带头包保群众,累计入户走访300余次,发放入社通知800张,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组建中来;二是激发能人大户带动。充分发挥乡村能人示范带头作用,20余名党员、致富能人筹资近10万元带头参股入社,同时开展以身说法,同身边群众算经济账、明白账,调动村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对脱贫户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激发他们参与合作社致富的信心。三是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均由村党总支书记依法兼任合作社理事长,5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躬身入局,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带着群众富。
活“血脉”,整资源,特产集聚共发展。一是争取资金,外“输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落实县级财政补助4万元专项资金培育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仿生态林下香菇和松茸菌,年增收6万元,二是整合资源,内“造血”。全面推进合作社现有“沉睡资源”的整治和开发。对现有的厂房资源进行整合出租,年增收20万元;承接公益性项目,小农水项目,年增收7万元;梳理整合我村现有农特产资源,乐康大米、牧氏葛粉、山芋粉、菜籽油等,推出“塔里牧”特产大礼包,形成集中统一、品质较高的品牌农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