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芜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官宣!芜湖城市核心区范围及规划确定!芜湖未来值得期待

admin9个月前 (09-27)芜湖产业信息14

  近日,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官方网站发布了《芜湖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通知。通知中就芜湖未来空间发展格局与主体功能分区、主体功能区分区、核心优化区、芜湖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附图等多项重要内容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重点内容吧~

  该规划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构建空间治理体系中的关键性作用,实现全市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

  《芜湖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镇(街道)为基本单元,将全市国土空间划分为核心优化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区和禁止开发区域五类主体功能区,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与管制原则,梳理各县区、开发区建设和保护重点,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完善配套政策体系,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逐步形成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到2020年,全市国土开发强度控制19.50%,亿元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降至0.27平方千米。到2030年,构建形成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空间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到2020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构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到2030年,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上级考核要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以上。到203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到2020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8000元。到2030年,形成资源与成果共享、保护与收益对等的区域统筹格局。

  到2020年,初步构建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到2030年,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确立并实施。

  1、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构建“一主四副七节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一主”:即“芜湖主城区”。是芜湖现代化滨江大城市的核心区,承担全市乃至皖江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高端服务业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在全市新型城镇化格局中起到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四副”:即无城镇、湾沚镇、繁阳镇和籍山镇。是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副中心,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和南陵县的县级集聚核和服务中心。

  “七节点”:即高沟镇、襄安镇、石涧镇、六郎镇、荻港镇、许镇镇和弋江镇等七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功能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新市镇。

  2、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双翼”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

  “一核”:即“主城现代产业发展核”。主要位于主城区北部,以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芜湖综合保税区、安徽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为主体。

  “两轴”:即“合芜宣产业集聚发展轴”和“沿江产业优化提升轴”。是“主城现代产业发展核”的拓展带、全市先进制造业布局的集聚轴,也是我市参与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

  “双翼”:即江北的“高沟—无城—石涧发展翼”和江南的“许镇—籍山发展翼”,是全市新型工业化格局在纵深方向的延伸。

  3、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构建“一圈两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一圈”:即“近郊都市农业发展圈”。环绕主城区布局,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农业物流业。

  “两区”:即“江北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区”和“江南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区”两个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区。江北主要位于无为县中部、北部,是重要的粮油作物主产区、果蔬生产区和粮食安全保障区。发展水产养殖业。“江南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区”主要位于芜湖县南部、南陵县中部、繁昌县东部,重点发展优质水稻、蔬果种植、规模化水产养殖和水生菜种植、苗木花卉等产业。

  4、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一带两屏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带”即“沿江水生态保护带”。由长江干流水体及龙窝湖湿地、黑沙洲、天然洲、曹姑洲等滩涂湿地、江心洲、滨水带组成。

  “两屏”:即“西北山水生态屏障”和“西南山水生态屏障”。

  “多廊”即:青弋江、水阳江、青安江、漳河、裕溪河、荆山河、西河、峨溪河、泊口河等河流及其串联的湖泊水库、林带绿地构建的生态绿廊,多廊交织形成覆盖全市的生态网络和生态节点。

  基于国土综合评价,统筹全市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生态安全等空间发展格局,在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基础上,将国土空间细分为五类主体功能区,即核心优化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区和禁止开发区域。

  注:各分区面积按镇(街道)面积统计,均未扣除禁止开发区、开发区面积。

  核心优化区包括镜湖区的9个公共服务中心和弋江区的3个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共2个街道、10个公共服务中心,国土面积48.31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0.80%。

  带动全市、辐射全省的金融商贸中心、科技教育卫生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载体。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江城风貌的标志性区域。具有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区。

  优化功能布局。转变国土开发方式,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以盘活和调整存量建设用地为主,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推进土地立体开发和混合利用,以“增功能、增空间、增活力”为导向,有序实现城市有机更新。优化布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空间、着力增加城市生态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适度扩大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改造提升居住空间,逐步置换调减区内工业用地。保护芜湖古城、历史街区、城市工业遗址和重要近现代建筑,推动旧城区、旧厂房、棚户区改造,塑造“山水相间、精致繁华”风貌特色。

  优化城市交通,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城区快速路网和停车场建设,打通老城区支路“微循环”,优化行人过街通道系统,建设公交都市。实施城市供排水、燃气、供热、通信、电力、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升级。实施大型公共设施信息通信配套,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优化城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

  加快“退二进三”,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依托区内科教资源优势,强化创新和现代服务功能,打造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打造全国知名的产业互联网及共享经济产业基地。促进高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科教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商贸服务、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推进老城区商业网点更新和核心商圈优化升级,形成若干大型区域性综合商贸中心。依托区内丰富的楼宇资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培育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景点,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和魅力。

  加强长江干支流生态修复和保护,打造沿江亲水绿色生态景观轴线。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防治,强化施工、道路扬尘控制,大力实施绿色交通工程,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持续推进城区河道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实施雨污分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和道路绿化建设,不断增加城市绿地、湿地面积,恢复重构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城市建设与山体水系相互融合。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建设富有江城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区。

  优化提升。开发建设过程中需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和功能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城市服务能力。

  疏解压力。适度疏解非核心城市职能,控制人口规模,有序合理引导人口和部分产业向外围区域转移,降低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压力。

  02、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

  包括核心优化区外围镇(街道)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以及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部分城镇化、工业化重点开发区域,共16个街道、21个镇、1个公共服务中心、10个开发区,国土面积3276.99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4.38%。

  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重点地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全市人口的重要承载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面向区域的现代服务中心;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引领区。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创新平台与载体建设、建设现代制造业体系、提升现代服务业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是全市产业和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区,按照产业基础和拓展方向,可将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细分为东北片区、南沿江片区、江北新城片区、无为片区和南陵片区。

  包括镜湖区的荆山公共服务中心、方村街道,鸠江区的湾里街道、官陡街道、清水街道、四褐山街道,弋江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马塘街道、澛港街道、火龙街道、白马街道,芜湖县的湾沚镇、六郎镇、花桥镇,以及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万春街道、龙山街道)、芜湖综合保税区、安徽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发展指引如下:

  充分发挥区内产业基础和创新要素资源优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依托芜湖通用航空机场、芜湖港、皖赣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具有水运、陆运、空运三大主体联运优势的现代物流网络。

  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融合,促进产业功能、生活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相互渗透。

  推进方特系列主题公园、新华联等文化旅游集群建设,全力打造“欢乐芜湖”城市品牌,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中心。

  包括三山区的三山街道、龙湖街道、保定街道、高安街道,繁昌县的繁阳镇、荻港镇、新港镇、孙村镇、峨山镇,以及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安徽繁昌经济开发区,发展指引如下:

  依托深水岸线资源和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集交易、仓储、配送、运输及配套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强化龙窝湖城市生态绿核地位,打造龙窝湖湿地公园,推动城市组团间生态廊道建设。

  包括鸠江区的沈巷镇、二坝镇、汤沟镇、裕溪口街道和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发展指引如下:

  依托芜湖市主导产业和江北产业集中区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强化与芜湖市中心城区、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的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发挥鸠江区拥江区位优势,抢抓“两桥一隧”建设机遇,全力推动江北新城建设。

  依托汤沟马圩农业科技园、沈巷高效农业产业园等载体,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

  包括无为县的无城镇、石涧镇、福渡镇、十里墩镇、襄安镇、泥汊镇、高沟镇,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高沟电线电缆产业园)。发展指引如下:

  依托无为经济开发区、高沟电线电缆产业园、石涧新材料产业园和无城羽毛羽绒产业园,着力打造电线电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加工与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羽毛羽绒等产业。

  紧抓芜湖跨江发展战略机遇,深度融入新芜湖。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扩容提质。

  包括南陵县的籍山镇、许镇镇、弋江镇和安徽南陵经济开发区,发展指引如下:

  积极拓展籍山镇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建成市域城镇化副中心。加快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电子信息及智能终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以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培育电商、养老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物流、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融合发展。

  推进矿山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加强非煤矿山整治,推进尾矿综合利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矿业权整合,促进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

  依托许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水稻、油菜、专用品牌粮食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着力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包括三山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的13个镇,国土面积1457.04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18%。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种养结构多样,发展特色明显。

  农产品供给和加工生产的重要保障区域,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生态涵养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体连绵带、南部山区和龙窝湖周边,涉及鸠江区、南陵县和无为县,共计10个镇。国土面积1243.71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0.64%。

  主要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饮用水源保护功能。该区域是生态安全屏障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重点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水环境保护、发展生态产业、治理矿山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

  全市共有禁止开发区域63处,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处、自然文化遗产和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4处、重要湿地2处、湿地公园2处、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重要饮用水源地10处。

  承担保障生态安全和文化资源的重要功能,是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保护地,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饮用水水资源安全、保护江淮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区和关键区。

  按照依法管理、强制保护的原则,实施严格的分类管制措施;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与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源地。

  无为县:芜湖市域副城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市域西南综合型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芜湖县: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芜马城市组群的次中心城市,市域绿色协调发展新城区;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示范区,皖江城市群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乡村风情体验地和泛长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

  繁昌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城镇;沿江客货集散与交通物流的重要节点城镇;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芜湖市山水宜居业游副中心城;芜湖南部生态屏障,皖南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南陵县: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国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基地;芜湖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芜湖市域南部副城,皖江生态宜居城市;长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都市生态休闲会客厅。

  市辖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创新创业先行区,安徽省创客之城、欢乐之城,全市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跨江发展城市。

  08、国家级开发区和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芜湖综合保税区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规划面积851.08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4.12%。

  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主引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市创新发展和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综合保税区、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等。

  二、自然文化遗产和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

  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

  八、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

  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有助于推进形成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并深度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对于加快建设芜湖现代化创新之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让我们一起期待咱们的大芜湖越来越好!

  张家小哥为你讲述江城芜湖的大城小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芜优”向前乘风起飞芜湖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新格局

“芜优”向前乘风起飞芜湖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新格局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展示芜湖投资环境现状,《芜湖市投资环境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于近日正式对外发布。   《白皮书》结合芜湖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以及芜湖市内微观企业环境的特点与发展预期,从营商环境、科创环境和人居环境三个维度综合评估芜湖市的整体投资环境。   芜湖,正在用自己...

合肥瑶海区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去哪办?办理点有变!

合肥瑶海区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去哪办?办理点有变!

  因工作场所变更,瑶海区灵活就业医保征缴窗口已迁移至   具体地址:瑶海区慈湖路与雨山路交口西南角瑶海区民生中心大厦2楼。(每月1-5日因系统结算期无法办理业务)   为进一步方便广大群众就近办理,办理灵活就业参保登记、中断缴费业务可选择镇街开发区经办网点或“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小程序线上办理,镇街开发区线下具体办理地点如下:...

好消息!安徽这些地方又有50个建设工程项目近期将开工

好消息!安徽这些地方又有50个建设工程项目近期将开工

  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印发《安徽省2022年重点项目实施方案》,聚焦机械电子电器、环保、农林水利等9大重点领域,项目清单如下:   1. 芜湖市鸠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鸠江区城东水系综合治理-星河万里水系改造项目   2. 庐江县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泥河镇人民政府吴长庆故居配套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提升EPC项目  ...

好消息!芜湖市教育局详解城北经开区中小学规划建设问题

好消息!芜湖市教育局详解城北经开区中小学规划建设问题

  近日芜湖市教育局局长江汛在市民心声在线访谈中详细解答了城北经开区教育资源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因城镇化进程,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导致经开区管委会周边小区适龄入学儿童人数近两年激增,已大大突破管委会周边的凤凰城小学、银湖小学当初建校时的建制规模。根据《芜湖市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意见》免试就近划片入学的原则,为解决管委会周边适龄儿童能就近入...

安徽2市蕞新人事任免

安徽2市蕞新人事任免

  方慧为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   王旭东为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审判员。   方慧的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庭长职务;   刘进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   王习芸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职务;   王旭东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庭...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基本简介,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范围,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自然条件,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总体概况,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交通条件,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发展定位,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7月,属安徽...

安徽省商务厅“精准服务进园区”行动走进新芜经济开发区

安徽省商务厅“精准服务进园区”行动走进新芜经济开发区

  芜湖强振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先进设备   安徽卓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螺旋桨产品   2020年11月26日、27日,安徽省商务厅“精准服务进园区”专项行动走进新芜经济开发区,本次行动旨在从园区宣传、产业发展、金融支持、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智慧园区建设、项目申报等角度出发,为新芜经开区...

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发布

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发布

  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8日,省政府官网发布关于2021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21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开发区发展提质、扩量、增效,助力全省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