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湖沉积物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及评价
瓦埠湖沉积物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及评价
瓦埠湖是安徽境内淮河流域蕞大的湖泊,同时也还是周边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地,并且与巢湖构成了拟议中的“引江济淮”输水干线的两个重要水体。正应为如此,瓦埠湖整体水质安全是关系到整个淮河流域居民健康生活的关键,而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湖泊水质的一个重大因素,目前全国还没有学者调查和研究瓦埠湖重金属污染状况,瓦埠湖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还没有任何资料,所以对瓦埠湖土壤和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研究对于瓦埠湖环境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本研究首先对瓦埠湖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再运用多元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瓦埠湖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的相关性,蕞后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三种方法对瓦埠湖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以得到瓦埠湖土壤和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论如下: (1)瓦埠湖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都能够达到土壤二级质量标准,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重金属含量Cd和Hg含量超过寿县背景值;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背景值相比,除Cu以外元素Cr、Pb、As、Zn四种重金属含量都高于背景值。此外,瓦埠湖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都比较均匀,离散性较弱。 (2)瓦埠湖土壤八种考察重金属元素中Cd、Cr、Cu、As、Pb、Ni相关性显著,有相似来源,Hg来源与其它七种重金属元素不同,说明Hg有单一污染来源。而瓦埠湖沉积物五种考察重金属元素相关性显著,说明沉积物有相同重金属污染源;土壤和沉积物中Cr、Cu、As、Zn四种重金属相关性显著,说明这两种介质中的这四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来源都相似。 (3)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瓦埠湖土壤和沉积物都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瓦埠湖土壤受到Hg元素的轻微污染,而瓦埠湖沉积物受到了元素Zn和Pb的轻微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瓦埠湖土壤Hg元素潜在生态危害达到强等级危害并且多因子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中等级危害风险。而瓦埠湖沉积物五种重金属潜在危害都为轻微等级,沉积物采样点多因子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都很低,潜在生态危害较小。
(如何获取全文?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王晓云;;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J];河北工业科技;2006年02期
潘成荣;丁凡;郑志侠;汪家权;;瓦埠湖沉积物内源磷的稳定性及其控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李海雯;陈振楼;王军;许世远;史贵涛;张菊;王利;;基于GIS的上海城市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王晓云;马建华;侯千;段海静;;开封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涂剑成;赵庆良;杨倩倩;;东北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张江华;赵阿宁;王仲复;柯海玲;陈华清;;内梅罗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在土壤重金属评价中的差异探讨——以小秦岭金矿带为例[J];黄金;2010年08期
徐水太;;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矿区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模型[J];黄金;2012年06期
李胜涛;蔡五田;张敏;刘雪松;张超宇;;我国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水专学报;2010年02期
袁晓燕;管华;王珊珊;孙继勇;;盐城站降水量的统计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邹强;;流域降雨空间插值方法比较[J];节水灌溉;2009年07期
李福燕;海南岛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黄志宝;;关于瓦埠湖水位控制的探讨[J];治淮;2009年11期
潘成荣,姚凤云,汪新民;“引江济淮”输水干线浮游藻类与水体质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叶琳琳;潘成荣;张之源;郑志侠;刘静静;汪家权;;瓦埠湖沉积物氮的赋存特征以及环境因子对NH_4~+-N释放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潘成荣;李凌;叶琳琳;张之源;;瓦埠湖沉积物中氮与磷赋存形态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7年04期
潘成荣;丁凡;郑志侠;汪家权;;瓦埠湖沉积物内源磷的稳定性及其控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刘静静;叶琳琳;潘成荣;汪家权;;巢湖·瓦埠湖沉积物中氮赋存形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潘成荣;张之源;叶琳琳;郑志侠;汪家权;;环境条件变化对瓦埠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6期
李伟;;寿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唐德明;;六安市地表水污染及环境保护对策[J];绿色视野;2009年10期
夏守先;李国;;安徽省会经济圈水资源质量评价及水资源保护措施初探[J];治淮;2009年12期
陈月华;;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J];中国防汛抗旱;2009年S1期
黄静;高良敏;冯娜娜;;基于常规给水处理工艺COD和TOC相关性研究[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年03期
;豆腐歌谣[J];大豆通报;1993年04期
陈富中;;合肥市水环境质量探讨[J];治淮;2006年05期
刘清学;霍守亮;昝逢宇;席北斗;;安徽省湖泊富营养化现状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王松;高林;徐如松;鲍方印;;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湿地面临的生态威胁[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徐桂珍,蒋海天,赵皖平;河蚬资源的开发与养殖技术[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年05期
谭中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聂爱国;;长丰草莓产业发展情况汇报[A];草莓研究进展(三)[C];2009年
朱秀岭;;淮南市城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徐迎春;陈平;刘四中;;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形成与变更[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张中平;童应祥;李扬云;朱长乐;;一次阵风锋的微气象特征分析与逃逸机制初探[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吴跃东;;巢湖流域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与建议[A];安徽省古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吴跃东;;巢湖流域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与建议[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常可;瓦埠湖沉积物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及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叶琳琳;瓦埠湖沉积物内源磷的赋存、释放及其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张仕杰;基于规避河流水污染高峰的H市供水多水源调配方案及应急机制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韩曦;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沉积物及上覆水环境质量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姜虎成;淮河流域日本沼虾野生群体分子遗传多样性及系统演化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本报记者 胡金陵;瓦埠湖畔拂春风[N];淮南日报;2007年
本报记者 曹云坤;又遇大洪水 今年终安泰[N];淮南日报;2007年
江政;谢家集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N];淮南日报;2006年
江政;谢家集区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N];淮南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加大水产养殖业开发力度 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N];淮南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曹云坤;谢家集区:兴起“振兴西部”热潮[N];淮南日报;2007年
江政;谢家集区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N];淮南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张鹏;为城市供水再加上一道“保险”[N];淮南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桂运安徐旻昊 李园园 张大鹏 汝鸣;老区奏响增收曲[N];安徽日报;2007年
江政;谢区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N];淮南日报;2006年
刘丽;;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学修复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9期
李如忠;;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评价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王丽英,张国印,王志军,孙世友,赵同科,云丽丽;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河北农业科学;2003年S1期
王世华;高双成;常会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冯伟;杨军芳;周晓芬;杜金忠;杜晓东;;施用鸡粪菜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孙艳;成杰民;荆林晓;赵丛;;猪粪降解液改性钠基膨润土对三种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刘刚;金研铭;胡昊;;长春市朝阳区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孟宪林;王晓红;姜曼曼;;某煤炭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陶涛;叶明;刘冬;杨柳;;无机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能力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陈莉薇;徐晓春;黄界颖;梁建锋;;铜陵林冲尾矿库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John D.A.Piper;;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act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magnetic monitoring of street dust in Beijing Olympic Park[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John D.A.Piper;;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from a Fe-smelting plant in urban river sediments using environmental magnetic and geochemical method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费世东;宗栋良;王依林;;深圳市水源水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头部卷)[C];2011年
秦建桥;罗育池;阮文刚;刘源锋;;粤北大宝山铅锌矿区土壤—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植物体系的微生物特征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何跃;张孝飞;甘文君;徐建;张胜田;华小梅;单艳红;林玉锁;;淋洗修复电镀厂铬污染土壤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条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刘书慧;揭雨成;邢虎成;康万利;王贤芳;;锑矿区野生苎麻富集重金属及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龚选波;王广才;;石油烃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蔡五田;;我国污染场地调查评价的基本程序、问题及对策[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张胜田;林玉锁;华小梅;江希流;;我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刘惠清;孙蕾;;农安县耕地土壤Hg污染的空间分异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李鸣;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D];南昌大学;2010年
魏玉梅;二甲基甲酰胺(DMF)人群暴露评估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赵科理;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对应关系和定量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鲁洪娟;肥料管理对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和重金属平衡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闫峰;影响土壤中Cr(Ⅵ)吸持与Cr(Ⅲ)氧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李武斌;九寨沟马脑壳金矿露天矿山生态恢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王小雷;云南高原湖泊近现代沉积环境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宋垠先;长江三角洲沉积物和土壤重金属生态地球化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李翠兰;长春市绿地铅污染评价及其植物修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崔冬霞;江油市大康镇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胡越;葫芦岛新港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富集及污染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梁爽;华北平原特定地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状况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王长伟;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翟慧泉;天津近郊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及其安全性影响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蒋炳言;芜湖市区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胡嫣然;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As的影响及朝天委陵菜对矿冶区污染稻田的修复潜力[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普锦成;猪粪对铜在潮土—作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及改良剂对潮土中铜的钝化效果[D];浙江大学;2011年
肖青青;个旧鸡街农作物食品安全现状及整治技术[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翁添富;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王小玻;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李如忠;;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评价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张国印,王丽英,孙世友,王志军;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J];河北农业科学;2003年S1期
薛风英,张军涛,曹丽杰;试论绿色设计和环境保护[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赵沁娜,徐启新,杨凯;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评价中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王丽丽;刘敏;欧冬妮;常静;许世远;;上海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粒级效应与赋存形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王光远;;未确知信息及其数学处理[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潘成荣,姚凤云,汪新民;“引江济淮”输水干线浮游藻类与水体质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张鑫;周涛发;杨西飞;殷汉琴;肖正辉;;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孙炳彦,胡涛;关于小城镇环保工作的若干思考[J];环境保护;2000年04期
林玉锁,李波,张孝飞;我国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J];环境保护;2004年10期
何兴舟;蓝青;田琳玮;杨冬云;;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致肺癌的危险度评定[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舒言;[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仇付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健康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施加春;浙北环太湖平原不同尺度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构建[D];浙江大学;2006年
赵沁娜;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李小虎;大型金属矿山环境污染及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胡文;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陈高武;重庆都市圈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生态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杨忠平;长春市城市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解析[D];吉林大学;2008年
邱海源;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钱军强;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韩冰;地下水有机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陈炼钢;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健康风险分析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刘帆;城市再生水灌区作物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赵宏英;湘江株洲至长沙段底泥重金属的分布与水质预测模型[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魏叶敏;GIS技术支持下的重庆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张哲;金属硫化物矿山尾矿生物氧化的抑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022中国知网(CNKI)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