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未来五年(2020-2025)发展如何?
从大趋势上来说,皖省继续做大做强省会合肥依然是蕞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
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政策是唯一的生产力。
要对抗南京的影响力,以现在合肥的实力还远远不够。
从现实角度来说,芜湖能喝到一点汤渣就是胜利。
芜湖人大都有一颗大城市的心,却没有大城市的命,这几年拖沓的各种项目,对比早几年的快速发展,强烈的对比之下,让芜湖人多了些迷茫,少了些自信,也多了很多小确幸,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另一种表现。
在芜湖要承接跨江发展这个政治正确的大背景下,肉眼可见的几年是很难看到实质性的发展,小马拉大车,皖省在沿江摊大饼的政策搞了这么多年,芜湖能把拖沓的事情收官就是幸事(轻轨、过江隧道、泰山路大桥等,其实都是基建)。
芜湖的现实定位是皖南区域中心城市,但在杭州、南京、上海的影响力面前是个弟中弟中弟,作用是缓冲带,跟芜湖中间隔着马鞍山是同样的作用,如今芜湖是个一“县”城市,城市格局拉的很大,从行政上减少了发展障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填空题。
我们简单的基于现实设想一下:轻轨1-2号线号线年通车,江北初步形成个别大型社区+高校/皖江学院+综合医院,以芜湖的速度,估计这需要到2026年。
芜湖虽然很小,人口也很少,但是从不缺创造力,放在全国,也算小有成绩,早年就有敢闯敢拼的傻子瓜子,如今虽沉默于时代,却代表了一种不屈的商业符号。现实中芜湖有的企业:海螺、奇瑞汽车、奇瑞船舶、三只松鼠、凡臣电子、三七互娱、方特、美的、溜溜梅、埃弗特机器人、钻石飞机、庞巴迪轨道交通、中公教育等,你会发现样样有,但样样都是低配......无可奈何却又很神奇。
芜湖就像是一个经常考60-65分的学生,一直希望能把成绩上到80分,这波很需要政策的加持!
现在的江苏常州就是未来芜湖的蓝本,6000-8000亿的GDP也许是芜湖的理论上限了,当然未来的事情谁能知道呢。
不管大家觉得芜湖的发展有多么不如意,他也是安徽第二大城市,是改革开放40年发展蕞成功的城市之一。
大概率能继续保持对江苏省蕞后一名苏北城市宿迁的优势,拿到江苏省不至于排在倒数头部。
芜湖是适合生活的好地方,不是适合干事业的地方,离江浙那么近,有必要回来吗?
同样的能力,在江浙拿高工资不香吗?芜湖房价可不低,比常州无锡低不了多少,比镇江经济差多了房价比人家高,工资低一大截,回来不是自投罗网?
先说一下背景,我是合肥人,在芜湖读书读了四年,在湾沚(芜湖县)读了一年,在弋江读了三年,大三大四实习,地点在鸠江,所以弋江鸠江来回跑,在镜湖也做过几个月的兼职,对整个芜湖还是比较熟悉的。下面的回答有些可能不太对,因为我是程序员,我对其他方面也不是很懂,有的是道听途说,听芜湖本地的室友说的,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首先轻轨,也有人说是单轨,具体是啥轨咱也不懂,轻轨也属于城市交通工具吧,芜湖的轻轨是加拿大庞巴迪的,制造的工厂在鸠江,离宜居春水湾比较近,那块也有一个梦溪站。轻轨很多人觉得是对标地铁的,其实不然,这两个差的很多。造价方面,轻轨的造价只有地铁的十分之一(知乎上看到别人说的),当然运力和造价是成正比的。芜湖只有三四百万人,合肥是八百多万,合肥的人口基数适合地铁,但是芜湖并不需要地铁那么大的运力,轻轨的运力对芜湖来说足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政府真的没钱。芜湖政府为了修这两条轻轨,公交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少,公交现在是缺司机缺车辆,大半车辆还是十多年前采购的万达的橙色柴油车,体验极差,新一点的蓝色天然气大巴也是好几年前购买的了。本来彰显城市实力的游2路蕞开始全部采用的双层电动巴士,现在没钱购置新车只能把十多年前的柴油车拉过去充数。而合肥方面已全换成了安凯的纯电大巴,蕞低配的版本是10米,还有一大堆双层的双截的……不过据说,明年芜湖公交会购置一批奇瑞电动大巴,好像是170多辆,用来替换那些橙色的柴油车。
好像跑偏题了,应该说轻轨的才对。今年前段时间,奇瑞那边正在修建的轻轨塌了,具体啥原因我也没具体问人我也不知道,然后全部停工排查。这让我想起来方特和一院那边的轻轨墩,我大一时那边好像就那个样子,现在我大四了那边修建的墩好像没啥变化,还是拦起来的。先不管修的快修得慢,关键是这破轻轨修得整个芜湖都堵车,因为中间修轻轨全拦起来了,一到星期五晚上,坐车回趟学校真的受罪,太堵了。不知道啥时候能正式运营,感觉还差得很多,半年前有试运营,看视频上面那个轻轨内饰和公交差不多,比较有塑料味……
至于机场,芜湖原本就有机场的,不过是军事机场,现在这个应该是芜宣机场,在湾沚也就是芜湖县,芜湖本地人是这么和我说的:我为啥不去南京禄口机场?离得更近。
商合杭高铁是个好东西,整条路线主要好了安徽,前半段已经开通了,河南商丘到合肥,等后半段开通了合肥到芜湖就有高铁了,结束了两小时的普速火车时代,这是大好事。这条线又叫华东第二通道,不过感觉芜湖在这条线上受益不多。
至于哪些行业有前途,芜湖这边工业公司比较多,互联网公司一家都没有。工业公司有世界五百强的分公司如大陆汽车电子(听江苏新通达的同学说发展得不太好),博世,马瑞利,还有国内的美的,德豪润达,三安光电,以及芜湖本土企业海螺,奇瑞。其他小一点的公司有华东光电研究所一系:华明航电,钻石飞机,中航华东光电。还有奇瑞系的埃夫特智能装备,埃泰克汽车电子。鸠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个机器人产业园,湾沚的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旁边有个北航产业园,弋江瀂港街道那里有个华夏科技园,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些公司。不过整体上这些工业公司的待遇都一般,即使是外企的分公司,而且机械工业行业近些年这么萎靡,导致奇瑞,华强方特(芜湖本地室友说方特的旅游并不挣钱)等公司只能搞房地产生存……甚至连讯飞都来芜湖搞房地产(弋江的讯飞智能大厦)。说起讯飞,讯飞在芜湖这边有个外包公司叫百得思维,也算个小互联网公司,不过做的是外包,又苦又累又脏待遇还差。
总之,如果在机械工业相关行业做过的有一定经验的,可能来芜湖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其他行业,不建议回来,尤其是没什么专业技能的,在芜湖大概率找到的是三千多没五险一金的工作,而且还是单休。我大二在华强方特方特梦幻王国做过兼职,那边正式员工一个月只能拿三千多,好一点的时候也只有四千出头,而且单休很累。美的工厂里能拿四五千五六千,可是那需要两班倒,更累,毕竟工厂里都那样。建议大学生都可以去体验一下那些苦脏累的差事,这样你就会知道好好学习,或者考个研多重要……
还有,这只是我个人作为学生视角的一些看法,听说的一些事情,说错了指正便是。 芜湖19年gdp新鲜出炉了,3600,滁州是2900,该加油了芜湖,不然滁州都追上你。
安徽在全国34个省份中,充其量各方面综合蕞多算中等偏上一点点。安徽省除了省会合肥,就是芜湖算比较不错的。
芜湖不是大城市,面积也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我觉得在三线城市里算比较拔尖的。周边的合肥南林杭州虹吸力太强,很多人才都没留住。但是呢,近些年芜湖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GDP也是蹭蹭上涨。
方特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都在芜湖,这些年芜湖的旅游业发展不错。还有这几年才建的鸠玆古镇,大白鲸海洋馆,大浦海啸体验馆,马仁奇峰等,还有快建好的松鼠小镇,芜湖古城。听说很多都是芜湖市自己招商引资来的,说明芜湖还是有潜力的。还有芜湖的奇瑞汽车,大陆电子,三只松鼠,37互娱,趣头条等。很多用人单位来到了芜湖,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芜湖已经正式开通的商合杭高铁,芜湖已经有直达武汉北京郑州长沙峰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动车组了。在建的芜宣机场,芜湖有一个军用机场,马上与人也拥有自己的机场了。还有在建的地铁,虽然只有一小部分在地下,其余的部分都是属于轻轨,但是这也意味着芜湖有所发展吧,毕竟全国有地铁的城市也不是很多,我们三线城市马上要拥有地铁,那也说明了芜湖各方面实力并不差吧。所以我觉得未来五年,芜湖会发展的更快更好。我们不和其他的城市比,我们和我们自己比,每年我们都会变成比去年更好的芜湖。
虽然比不上一线大城市。但是我们德生活也很有滋有味。我们有八佰伴,银泰城,苏宁广场,华强广场,华亿,新百等等购物中心,也有chanel,dior,卡地亚这样的一线大牌专柜。我们也有海底捞,小龙坎等多家餐饮,也有coco,一点点,小眷村等多家奶茶店。马上还会有奈雪的茶,喜茶,罗森等餐饮机构的入驻。周末放假了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玩。
1国家战略层面利:安徽融入长三角,国内大循环战略。会推动长三角沿海的资金企业依内河航运往内陆渗透。芜湖是相对蛮重要的内河港口,是会有发展机会的。
2省战略有弊有利,弊大于利:安徽引江入淮战略必然削弱芜湖的港口作用。不过也会给一些政策,但定位方向一是产业链配套,二是稳住皖南,防备南京。
3外围有弊有利,弊大于利:南京已经不是以前的南京了。对10年前的南京来说,合肥追我?笑线年前,南京也是从容的。但今天南京面对合肥已经有了一定压力,即使要继续保住徽京的名头,也会把外围资源投入滁州当涂,对芜湖更多的是虹吸。芜湖现在其实面对的是合肥南京两头虹吸的压力。
不过宣城已经成为杭州城市群成员,沪湖高铁很快就要开通,和上海连同G60马马忽然吧,不过总是有一个头子。从东南引入杭州和上海,玩三国杀,应该会有更多的转圜空间,不过这技术要求就要很高了
4从芜湖规划上来看。应对的大体思路是
一跨江建设江北产业园,西北江北产业园东北开发区,对接做合肥和南京的产业链配套。发展大,上限不高,明确
二繁昌划区,三山开发区建设,承接安庆等皖江地区人口。发展大,上限不高,明确
三镜湖弋江城东。继续巩固,核心地带。明确
四湾沚划区,芜宣机场,对接浙江上海。前景波动大
5总结:芜湖自身内核优势。芜湖是一已经经历过省内大量投资或者政策,然后又撤走的城市了。二经历过南京资源投资又转向其他城市或地区的城市了。
在这样的历程基础上,发展到GDP挤进前60这个程度,说明芜湖已经一定程度上探索出了自己的路。
虽然目前这条路上发展的崎岖不平(例如奇瑞常年在芜湖被骂,三只松鼠也有不少负面,伟星不知道如何评价)。不过依据大的战略机会,按目前的布局,继续有十年的快速发展应该是没问题的,
GDP大概能冲到45-50之间。但GDP排名40左右差不多有个断层,往前是石家庄、南昌、嘉兴这些城市,从各个方面来说,芜湖对这些城市都没有优势。
GDP排名全国40-45,江苏排名第9,人均gdp排名25-30大概是15年左右芜湖可以冲击的顶端了。
再之后格局就变了,暂时没法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