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12嘉善至余杭公路乌镇接线(世界互联网大会联络通道乌镇至崇福段)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嘉善至余杭公路乌镇接线(世界互联网大会联络通道乌镇至崇福段)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项目名称:S212嘉善至余杭公路乌镇接线(世界互联网大会联络通道乌镇至崇福段)。
建设单位:桐乡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位于乌镇南龙翔街道片区鱼池关东侧,起自S212和湖盐线交叉口,经元丰佳苑小区西侧、中村西侧与苏台高速乌镇南互通A匝道交叉,于苏台高速主线同福高架桥下向南布线,跨越杭申线、杭平线航道,终于苏台高速崇福互通南侧的百甸公路。路线座、中小桥261.00m/5座。项目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中的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桥涵设计汽车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项目总投资24.15亿元。需要说明的是,桐乡市乌镇至崇福公路(三环西路)项目(桐发改审[2021]263号)中涉及的桥梁1849.96m/9座均已按六车道考虑,为本项目完全利用段。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共计约80处现状噪声敏感点、8处规划噪声敏感点;工程沿线水体主要为京杭运河(杭嘉湖16)、北沙渚塘(杭嘉湖90)、长山河(杭嘉湖91)、灵安港(杭嘉湖108)等Ⅲ类水体,其中京杭运河(杭嘉湖16)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本项目完全利用段的跨京杭古运河桥跨越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工程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本项目完全利用段涉及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地。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环境本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桥梁、地面施工等产生的生产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
生产废水经过隔油沉淀等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清运处理,对水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废水主要路面、桥面径流,
路面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地表水体,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2、大气环境施工期以扬尘
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公路施工扬尘及车辆行驶二次扬尘、堆场扬尘等,对施工场地、堆场等近距离的敏感点,施工扬尘将产生一定影响。沥青拌合站主要产生粉尘及沥青烟气,包括桥、路面沥青铺设过程中也将产生沥青烟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将产生一定影响。营运期的废气主要为
道路行驶车辆排放的尾气。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NOx、CO,随着我国执行单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运输车种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逐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逐步减小。3、声环境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公路施工、建桥打桩以及施工车辆运输等。施工期噪声源具有间歇性、高强度、无规则等特点,根据影响分析,施工期对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大,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随之消失,但在施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减轻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沿线各敏感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需采取隔声降噪措施以降低对敏感点的影响。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工程弃渣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临时沥青拌合站固废。工程弃渣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规定及要求进行妥善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垃圾箱定点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临时沥青拌合站固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在做好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运营期公路维修维护产生的废物应妥善处理处置,进行综合利用。在做好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5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路基、桥墩、施工营地及临时场地的建设,将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同时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噪声、灯光,水体和底泥扰动等均会对陆域、水域生态环境及生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少占用农田、及时进行土地复耕复绿、合理安排工期,采取建设围栏等水土保持设施,沿线加强绿化建设等措施,总体而言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不大。6、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本项目沿线两侧分布农村住宅和居住小区等,工程沿线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运营期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可能会产生风险,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物料堆放远离河道水体,设置集水沟,生活污水委托清运。运营期实现雨污分流,做好路面养护。
施工期严格做好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进出车辆冲洗、拌合站除尘等工作,合理设置物料堆场、拌合站等施工场地位置,尽可能远离沿线敏感点。针对临时沥青拌合站,要求滚筒、成品仓、皮带机等设置布袋除尘器,沥青烟气采用钢制管道并利用多孔捕集器收集
煅后焦吸附+静电捕油器处理后高空排放。
运营期严格执行《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加强路面清扫、洒水工作,加强
公路沿线进行绿化,有效抑制路面扬尘。3、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做好临时隔声围护,如确需夜间连续作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居民。
本工程在设计阶段合理布置工程线位,同时采取隔声窗、加强绿化等不同措施减轻项目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施工期工程弃渣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规定及要求作妥善处理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临时沥青拌合站固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运营期路面维修产生的废物应妥善处理处置,进行综合利用。5
加强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的管理,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设置警示标志,设置防撞栏等设施;编制应急预案。
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区域城市总体规划、《嘉兴市综合交通运输
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协调发展,工程建成运营对区域地表水、大气、声、生态等环境要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执行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其环境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六、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如需查阅相关信息,可联系建设单位或编制单位,时限自2022年11
月24日~2022年12月7日。七、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将征求项目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等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公众关心的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其他意见或建议等。
公众可通过发送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电话等方式向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反映意见或建议。
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自2022年11
(1)建设单位:桐乡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环城北路1738号;
;联系电话:;邮箱:(2)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联创街199号3号楼
工;联系电线;邮箱:(3)审批部门: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联系地址:桐乡市康民东路58
联系电线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docx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