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递增行动计划(2021-2023年)》解读
《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递增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于2021年6月11日通过芜湖市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将于近期施行,为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施行,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为顺利完成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我市提出的“到今年底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和2021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力争2021年净增规上企业240户”的目标任务,壮大规上工业企业队伍,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深入考察学习湖州、南京、滁州等城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行动计划》。
近年来对比长三角地区,我们规上企业的质与量均存在一定差距。当前,我市正在开展“学习合肥,追赶合肥”活动,出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递增行动计划,对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智造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1、起草初稿。2021年3月,市经信局借鉴其他地市“小升规”工作经验,结合芜湖实际,完成初稿。
2、广泛征求意见。于2021年3月16日和4月7日两次书面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11个市直部门意见。
2021年4月21日,市政府召开座谈会,再次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14个市直部门的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递增行动计划(2021-2023年)(送审稿)》,并于2021年4月29日报市政府提请审议。
3、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2021年5月20日,市司法局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
2021年6月11日,《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递增行动计划(2021-2023年)》送审稿经市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实现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到2023年底,累计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00家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净增240家,总数达到2000家以上。
(一)着重发掘升规企业。一是千方百计“双招双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项目落地开工,建立完善的项目协调、推进和落实机制。二是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将招商引资工业项目、规下高新技术企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2000万的规下工业企业等重点企业纳入培育库,重点帮扶。三是加大临退企业帮扶力度。建立规上工业企业退库预警机制,加强监测,专人帮扶,靶向施策。
(二)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一是指导企业依法入统。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升规企业业务培训,助力企业增强统计意识,规范报表流程。二是探索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协调各行政审批部门简化审批流程,为“个转企”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三是加大企业培训力度。将升规企业培育库中企业纳入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促进培育企业快速成长。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当年首次升规的规上工业企业、2021年(含)以后升规且连续三年在规的工业企业以及当年首次升规且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奖补。二是强化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升规企业培育库在库企业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对新升规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帮助拟升规企业与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对接,提高融资获得率。
《行动计划》可以用“全”和“新”概括,“全”是指该《行动计划》为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在《行动计划》中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规下高新技术企业、年营收在1000-2000万的规下工业企业、“分改子”和“个转企”企业,实现潜在升规对象全覆盖,针对不同对象提供不同的政策支持,对于临退规企业同样予以重点关注。“新”是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参考各地蕞新工作经验,制定了《行动计划》,首次对芜湖市规上工业企业发展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分解,综合考虑各县区发展情况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县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工业经济运行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规上工业企业递增行动计划,定期调度培育工作。
二是加大调度监测。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月度监测制度,全面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年度净增规上工业企业目标任务纳入考核,作为对各县区工业经济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宣传国家、省、市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树立“小升规”的先进典型,加强典型宣传报道,提升企业形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