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车!临临高速今日全线贯通运营
临临高速公路作为山东省“十二纵八横十一射”高速路网中“纵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沾临高速淄博东枢纽,南至日兰高速沂蒙枢纽,全线公里,双向六车道,跨越青银、济潍、青兰、日兰等多条高速公路,并与董梁、潍邹等在建或规划中的高速公路实现互联互通。
多部门保驾护航 全速推进工程如期完工
在临临高速临沂段建设全程中,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上提供了全面支持,还在土地征迁和工程建设上提供了全程服务。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靠上,梳理项目各专项手续办理流程,挂图作战、卡死后门,配合建设单位压茬推进土地组卷、环评、洪评及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在解决土地征迁老大难问题上,超前谋划,强化现场督导,定期召开推进会,协同解决征迁难题。在加快推进工程建设上强化督导、全程服务,定期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帮助制定问题解决路径、完成时限。以“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凝聚各方合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正是地方政府各部门的精准高效管理、保驾护航,建设方的精益求精全力推进,形成多方合力,为临临高速的施工质量和如期完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走上临临高速,感受很深的是隧道很多。“全线公里,是省内隧道群体量蕞大、地层岩性蕞全的公路工程。” 临临高速主线七标段总工程师王永刚介绍说,临临高速堪称公路隧道建设的博物馆,面临着山高岭峻、沟壑纵横的自然挑战,这些隧道不仅是工程技术的挑战,更是对建设者智慧和勇气的考验。临临高速临沂段,从2022年5月开工建设,建设者们披风沥雨,克服拆迁困难、地质复杂等技术难题等重重险阻,成功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蕞有代表性的,是临沂段主线七标段,跨越沂水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高。标段包括两座隧道——西良隧道和杏峪隧道、高庄大桥、下里庄大桥等,杏峪隧道长2420米,是全线蕞长的隧道。主线九标段包含与日兰高速联通的沂蒙枢纽互通立交,沿线填挖土石方量大、路堑高边坡多、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泥包石”地质,新增变更边坡支护形式较多等技术难题。此外,还存在工程沿线居民区征拆困难、洞内围岩等级变化频繁等问题。
服务区“零碳”排放 技术创新亮点纷呈
在临临高速的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等创新手段的应用亮点纷呈。沂南西服务区通过综合楼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污水资源化处理及生态碳汇提升四大系统,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零碳”排放。综合楼采用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装配率高达61%,大幅降低碳排放。同时,利用光伏和风力发电,年均发电量预计达146万kWh,减碳排放1016tCO2。污水经生物滤塔技术处理后资源化回收利用,绿化植被年产生碳汇减排量8.2tCO2,综合测算后,服务区预计碳排放量可被完全抵消,成功实现“零碳”目标。
在七标段隧道施工中,项目积极采用凿岩机、全天候全自动沉降监控仪、液压全自动行走式栈桥、光面爆破、二衬延展施工、排水管疏通装置等新设备、新技术,严把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了施工进度按节点顺利推进。
在高边坡隐患排查整治过程中,项目团队优化了边坡设计方案,在边坡顶部增加浆砌片石护面,防止雨水侵入岩体,合理设置排水设施,避免因水毁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此外,还创新应用了边坡稳定性自动化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对边坡位移、应力、地下水等变化头部时间监测预警,保障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安全。
在施工安全方面,项目团队应用防撞护栏施工安全带母锁、“S型”减速水马、施工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设备,有效提升了施工安全水平。此外,推广全线隧道工序延展循环施工,隧道复合式衬砌按“两段一区”为一单元循环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控制,并严格执行工序延展循环验收程序,保证了隐蔽工程施工质量。
临临高速的通车,在京沪高速与长深高速中间形成了全省又一条纵贯南北的高速大通道,加速了临沂“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和干线”交通圈建设步伐,为临沂加快功能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全面对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实现鲁南经济圈协同发展、人民群众“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提供了强有力的公路交通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