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芜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四大支柱产业拉动安徽芜湖工业良性发展

admin7个月前 (09-27)芜湖产业信息10

  四大支柱产业拉动安徽芜湖工业良性发展

  2013年以来,安徽芜湖市工业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经信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 产品结构,实现了快速发展。记者近日在芜湖采访时发现,芜湖市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与四大 支柱产业的带动密不可分。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奇瑞汽车公司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汽车产量居 全国第八、九位。今年以来,奇瑞公司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保持了良 好发展势头,1~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56.8亿元。以奇瑞公司为龙头,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如雨后 春笋般成长起来,使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成为芜湖工业一大优势。

  家电工业。芜湖市家电工业有较好基础,是安徽家电“金三角”(合肥、滁州、芜湖)的一角。美 的、日立、科龙等知名企业入驻芜湖,享受芜湖市作为较早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投资,加 快发展。以家电整机为龙头,又带动了零部件、塑料件企业的发展。

  船舶工业。芜湖是我国的重要港口,船舶工业有较好基础。所辖的无为县二坝船舶工业园经过逐 步建设,年造船能力已达100多万吨;芜湖新联造船公司、长航江东船厂、大江造船公司、宏远造船 公司等企业的造船能力已累计突破300万吨。基于芜湖船舶工业的良好基础和较快发展,2011年,安 徽省已把芜湖作为“船舶制造基地”,列为全省六大装备制造业之一重点发展。

  电线电缆工业。芜湖市电线电缆工业原来比较薄弱,2011年根据区划将无为县划归芜湖以后, 线缆成为芜湖工业又一支柱产业。无为县是全国电线 多亿元,拥有江淮电缆、华菱电缆、华宇电缆等重点企业,尤其是无为县高沟镇聚集了上百个电缆企 业,是我国电缆产业专业镇。生产的电缆广泛为石化、冶金、机械、航天航空服务。无为县提出,力 争用2年时间,实现电线电缆千亿元目标。

  芜湖市积极贯彻稳增长、调结构、强服务、促增长的方针,围绕四大支柱产业,芜湖市经信委采 取积极措施,做好行业指导和行业服务。

  强化政策支持,全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芜湖市出台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42条、扶持 民营经济发展55条意见,安排30多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以利企业轻装 上阵;建立帮扶机制,对大中型企业实行“一企一组一策”,点对点帮扶;实行分工负责,市级领导牵 头联系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县级领导牵头联系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成立小微企业帮扶工作 组,建立各级部门与企业间的长效帮扶机制;防范化解风险,成立了规范金融秩序领导小组,积极举 办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活动,帮助300多家中小企业融资。加强政府负债风险防控,一手抓政府债务 全口径管理、平台负债管理和政府合同管理,一手抓多渠道融资。

  加强重大项目支撑,打造经济升级版。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的生命线,加快实施一批大 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强化项目调度,实行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落 实奖惩化。市委、市政府对于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十天一调度;对于县区重点项目,一 月一调度。谋划培育新的增长点,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期重点谋划推动工 业机器人、通用航空、循环经济等8大园区建设,培育一批重大经济增长源。

  深入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自国务院批准合芜蚌试验区建设以来,芜湖市本级投 入自主创新25亿元,带动企业和社会投入近300亿元。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提升核心竞争 力。高新技术企业达343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一直位居省内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39%。正在谋划出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8个配套文件,在引进创新团队、培育“科技小 巨人”企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引进培育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 力。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实力。芜湖四大支柱产业中民营企业占大多数,为加快发展,芜湖 市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全市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主要负责人在 全市民营经济大会上要求全市上下明确发展思路,完善政策举措;各县区、各部门把支持民营企业发 展各项政策的落实作为重大工作任务。实行政策倾斜。相继出台了全市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帮扶活动实 施方案、鼓励民营企业上台阶奖励办法、促进重点企业产需对接工作意见等优惠政策。在企业项目申 报、行政审批、规划用地、环保评审等方面,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对民 营企业除应依法交纳的税收外,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认真落实困难企业社保缴费的减、缓、免相关 政策,及时兑付稳定就业岗位的补贴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各级财政部门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资金纳 入年度预算,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2013年,省政府下达芜湖市充实担保公司国有 资本金的7243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达61034万元。推动招才引智。着力加 快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出台政策加大招商引智步伐,构筑人才战略高地,为推动民营经济发 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芜湖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贝芜湖工业园】东贝芜湖工业园电话东贝芜湖工业园地址_360地图

【东贝芜湖工业园】东贝芜湖工业园电话东贝芜湖工业园地址_360地图

  东贝芜湖工业园位于芜湖市鸠江区龙山街道凤鸣湖北路   评论(怎么样,怎样,好不好,口碑):   营业时间(几点关门,几点开门,什么时候关门,什么时候开门,几点营业,什么时候营业):   城市之家酒店(芜湖BOBO城店)   地址:芜湖市鸠江区奇瑞BOBO城西门102双城广场(泰山路与尖山路口)...

【荐筑】芜湖市弋江区新型工业园区目丨孟建民本原设计

【荐筑】芜湖市弋江区新型工业园区目丨孟建民本原设计

  2023年8月,MENG建筑创作院(深总院)中标芜湖市弋江区新型工业园区方案及初步设计项目。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红花山北侧、芜铜东辅路东侧,毗邻芜铜线铁路。作为芜湖市高标准厂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背景下的标杆项目,其未来将导入相关产业资源,打造彰显生产、生活、生态的新型工业园区,为芜湖市的制造业提供坚实支撑。该项目也是团队工业上楼项目经验在异地的再次实践。   ...

【视频】带你看三山:中联重科芜湖工业园

【视频】带你看三山:中联重科芜湖工业园

  原标题:【视频】带你看三山:中联重科芜湖工业园   三山区是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位于芜湖市中部,面积276.1平方公里。它北濒长江,与鸠江区汤沟、白茆隔江相望,东南隔漳河与弋江区、芜湖县、南陵县相邻,西与繁昌县城北工业区相接。这里是由江城进入皖南一条必要的通道。其中,区西北部的三山经济开发区是芜湖大型企业的产业转移区,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中国(三水)国际饮料食品基地

中国(三水)国际饮料食品基地

  投资沃土、创业福地。热诚欢迎广大企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中国(三水)国际饮料食品产业基地地处西、北、绥三江汇流之地,规划用地1.2万亩,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及配套产业。园区内实行蒸汽、天然气集中供应,污水集中处理,正在建设省级食品及添加剂检测中心和高标准的员工生活社区。目前已有百威啤酒、红牛维他命饮料、可口可乐、谢钦利食品、杨协成食品饮料、亨氏等30家国内外知名企...

丰树在安徽首个国际产业园项目落户芜湖

丰树在安徽首个国际产业园项目落户芜湖

  9月15日,上海丰树管理有限公司与鸠江区人民政府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懋燮,上海丰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建兴等出席了仪式。这是丰树公司在安徽首 个投 资的国际园区项目。   贺懋燮介绍了芜湖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表示芜湖将用蕞真诚、蕞周到的服务,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发展,将芜湖丰树打造成全市标志性产业园项目。希望丰树(芜湖)国际产业园发挥自...

今年芜湖已开工建设15个!

今年芜湖已开工建设15个!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构建“十五分钟”综合生活圈和“五分钟”生活圈,夯实完善基层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宜居集团投资建设的芜湖市宜居·宜邻中心已于2022年开工建设15个。   计划2025年前建设运营30个宜邻中心,建设投资约100亿元,有效覆盖社区居民近百万人。   高效新平台 芜湖宜邻中心焕发特色...

从05平方公里起步区成长为管理面积13828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新城

从05平方公里起步区成长为管理面积13828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新城

  您当前的位置 :芜湖经济产业   从0.5平方公里起步区,成长为管理面积138.28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新城——   中安在线 来源:芜湖日报 作者:记者 乐培意 赵云涛 编辑:贾良月   新春伊始,以一场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的“大讨论”锚定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已成为芜湖的“传家宝”,各县市区、开发区概莫能外。对于成立于1993年的芜湖...

信息化与工业互联网股

信息化与工业互联网股

  研究拟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政策,统筹推进工业领域信息化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统筹指导工业领域信息安全,指导重要工业领域工控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拟订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政策等并组织实施,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和平台建设。指导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促进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