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副中心!南阳跟芜湖学什么?
南阳日报消息,4月23日晚,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在赴芜湖跟班学习干部座谈会上强调,当前正处于拼争二季度的关键时刻,参加学习的同志一定要珍惜机遇、树好形象、严守纪律,真正做到学到真经、学以致用、勇争一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朱是西指出,芜湖是长三角地区相对发达的城市,在先进制造业发展、城市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很多方面走在前列、值得我们学习。芜湖和南阳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芜湖发展得快,我们发展得慢,差距在干部的思想观念上,我们要学习芜湖干部先进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真正把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管用的办法、成功的经验,学到手、带回来、运用好,以思想破冰引领观念更新、发展突围。
解读:南阳和芜湖都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在省内定位相似、经济规模也相似,目前都在4000亿量级。
作为河南经济“第三城”,近年来,河南对南阳的发展定位不断调整,先是豫鄂陕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后明确为区域性新兴经济中心, 2021年正式调整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2022年6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南阳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南阳发展。
也是在2021年,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2023年3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芜湖由此向“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发起全力冲刺。
从经济总量来看,南阳其实比芜湖还要高出一头。2022年,南阳GDP为4555.4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同期芜湖GDP为4502.13亿元,同比增长4.1%。
那为什么说芜湖发展得快,南阳发展得慢?
以2010年GDP为参照,南阳、芜湖分别为1852.07亿元、1329.42亿元,简单计算,到2022年的12年时间里,南阳GDP增长1.46倍,芜湖则增长2.39倍。与此同时,南阳和芜湖的GDP差距,也从500多亿元缩小至50亿元左右。
实际上,从2022年GDP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南阳为16.1:32.0:51.9,芜湖则为4.0:47.4:48.6。两相对比,南阳农业规模占比较大,且二产相对“发育不足”。从人均GDP来看,芜湖2022年达到12.2万元,是南阳(4.7万元)的2.5倍左右。
差距也是对标学习的方向。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南阳提出3年内分期分批选派300名干部赴苏皖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当年年底,首批即选派15名年轻干部去芜湖,“重点学习芜湖市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开发区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运行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
此次南阳市委书记也特别提到,要把自己当成“小学生”,谦虚学、认真学,努力探寻芜湖发展动力强、发展速度快、发展质效好的“密码”,从中找到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金钥匙”。
商投集团连续两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
顺丰寄错地址致名牌包受损 责任谁来承担?
国家级表彰!山东这些个人和集体上榜
章贡区:推动“产才”同频共振(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